第一次提出食用牛、羊等动物肝脏具有明目作用的是
- A: 《外台秘要》
- B: 《备急千金要方》
- C: 《伤寒杂病论》
- D: 《银海精微》
- E: 《龙树眼论》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45岁,半年前因“视物模糊”来诊,检查发现颅咽管瘤,立即行颅咽管瘤手术治疗。但2个月后肿瘤复发,再次入院行γ刀治疗。此次治疗后一直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并有经常性的发热,没有明确的感染病灶。第3次入院检查发现垂体ACTH、皮质醇、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睾酮水平下降,ITT峰值小于5ng/L。在垂体前叶激素替代治疗的前提下,用重组生长激素治疗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
- 男性,45岁,半年前因“视物模糊”来诊,检查发现颅咽管瘤,立即行颅咽管瘤手术治疗。但2个月后肿瘤复发,再次入院行γ刀治疗。此次治疗后一直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并有经常性的发热,没有明确的感染病灶。第3次入院检查发现垂体ACTH、皮质醇、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睾酮水平下降,ITT峰值小于5ng/L。在垂体前叶激素替代治疗的前提下,用重组生长激素治疗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该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应最先选用
- 女性,62岁,农民。因上腹突发剧痛8小时急诊入院,患者有多年“胃病”史,经服药后好转。患者近来感上腹隐痛,乏力,易疲倦,体重减轻约10kg。近1个月来进食后上腹部胀闷不适,时有呕吐和黑便,呕吐物多为胃液及宿食,无胆汁,呕吐后腹部闷胀感减轻,曾在当地卫生院对症处理,疗效欠佳。8小时前进食后突然出现上腹剧痛,如刀割样,为持续性腹痛,曾呕吐一次,量约201ml。体检发现,患者消瘦,贫血貌,大汗淋漓,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腹式呼吸消失,板状腹。根据术中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及术者的经验,实施了姑息性胃癌切除、毕Ⅱ式吻合术。术后第3天排气,术后第4天开始进食,当天即出现呕吐,未引起重视,以后数天每于进食后即有呕吐,呕吐物是食物,经上消化造影检查提示胃扩张,胃潴留,无蠕动波。为促进胃排空,可采用的治疗措施为
- 女,28岁,宫内孕39周,第一胎,见红并阵发性腹痛10小时,于上午8时入院。查:宫高35cm,腹围92cm,右枕前,胎心140次/分,宫缩30秒/4~5分,强度中等,肛查宫口开大1cm,S-1。提示:超声提示:胎儿双顶径91cm,股骨长7.0cm,羊水指数10.1cm。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23cm,髂嵴间径26cm,骶耻外径19cm,坐骨结节间径7.0cm,出口后矢状径8cm,耻骨弓角度90°。入院后要做的处理有提示:近2小时,产妇腹痛较前减轻,间隔时间延长,于下午2时查胎心140次/分,宫缩30秒/(7~8)分,强度弱,肛查宫口开大2cm,S=0。正确的诊断是提示:产妇精神紧张,进食少,疲倦,宫缩30秒/(7~8)分,强度弱,肛查宫口开大2cm,S=0。二氧化破结合力19mmol/L。恰当的处理是
- 1848年,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的人是
- 男性,45岁,半年前因“视物模糊”来诊,检查发现颅咽管瘤,立即行颅咽管瘤手术治疗。但2个月后肿瘤复发,再次入院行γ刀治疗。此次治疗后一直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并有经常性的发热,没有明确的感染病灶。第3次入院检查发现垂体ACTH、皮质醇、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睾酮水平下降,ITT峰值小于5ng/L。在垂体前叶激素替代治疗的前提下,用重组生长激素治疗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该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应最先选用如果该患者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是
- 1896年,第一次提出混合状态的概念的学者是( )
- 1974 年,( )在《启动大脑》中第一次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
- 男婴,3小时,提早出生后3小时,气急,青紫2小时。患儿系G2P1(第一胎人工流产),31周剖宫产(重度子痫),Apgar评分1、5、10分钟分别为6分、10分、10分。无胎膜早破,羊水清,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即哭,出生体重1390g。患儿生后1小时出现气急,逐渐加重,面色青灰伴呻吟,急诊拟“早产儿,青紫待查”收入院。母孕史:7个月起出现水肿,蛋白尿(++),BP200/160mmHg,无发热、糖尿病、X线接触史。家族史:母亲30岁,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业,血型A型;父亲31岁,体健,职员,血型A型,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提示:体格检查:T36.1℃(肛),出生体重1090g,SaO275%(不吸氧)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前囟平,全身皮肤青紫,P16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R75次/分,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脐包扎中,无渗血,肝肋下2.0cm,脾肋下0.5cm,肢端凉,四肢肌张力正常,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未引出。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患儿胸部X线提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其特征应除外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