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为降低心脏病孕产妇的死亡率,下列哪项防治措施不适宜
A: 为防止体重加重过多,宜减少脂肪的摄入,并进低蛋白饮食
B: 积极防止并发症并及早治疗妊娠期的各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
C: 如发现死胎宜行穿颅术尽快结束分娩
D: 当胎儿娩出后,应将沙袋置于孕妇腹部
E: 产后需给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为降低心脏病孕产妇的死亡率,下列哪项防治措施不适宜
某1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长发育稍落后,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导管检查右心室压力明显增高,而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你认为此患儿心脏的病理改变中,不符合的是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右心房轻度增大,右心室显著增大,右心室血氧含量正常但压力增高,肺动脉压力降低,且右心室与肺动脉压力阶差为20mmHg,诊断考虑为
某1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长发育稍落后,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导管检查右心室压力明显增高,而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你认为此患儿心脏的病理改变中,不符合的是该患儿心导管检查所见中,不符合的是
患儿,男,8岁,既往体健。近1个月来,低热,多汗,易疲乏,伴四肢游走性关节肿痛。入院时心脏査体显示心率增快,第一心音低钝,心尖部可闻及3/6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査红细胞沉降率58mm/h。应首先考虑为应做下列哪项检査协助诊断本病例心脏杂音提示
病人,女性,54岁。胸部长期有压迫窒息感、闷胀感,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心电图ST段降低,T波倒置,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前壁运动异常,测得EDV:150ml,ESV:86ml,FS:19%,SV:64ml,该病人的心功能值为
男性,30岁,气促、水肿4个月,心尖区3/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多数导联ST段普遍降低,Ⅱ、Ⅲ、aVF导联有病理性Q波;心脏超声检查各房室增大并有少量心包积液。诊断为
患者,女,19岁,1型糖尿病病史4年。因进食雪糕后出现恶心、呕吐无力精神萎靡而急诊入院。生化指标提示血糖、血酮体明显升高。血气分析:pH7.02,BE-18.3mmol/L。心率减慢,心电图检查提示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为降低。引起患者心功能异常的机制不包括
患者,男性,53岁。两周前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而入院,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治疗后病情较平稳。1天前夜间突然发作剧烈咳嗽,并伴以憋气而醒转。患者平卧时感到气急难忍,不得不采取坐位,且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诊断: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哮喘。除给予吸氧及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外,重要的药物是鉴于该患者发生了肺水肿、双侧下肢水肿等严重水钠潴留症状,给予呋塞米静注以降低心脏负荷和降低血容量。下列关于呋塞米的作用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