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病原体抗原测定的技术是
- A: 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 B: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 C: 双标记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 D: 时间免疫荧光测定技术
- E: 荧光免疫偏振测定技术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为什么血清中检出病原体特异性IgM类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 类风湿关节炎为不明原因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重点不应仅限于镇痛抗炎,更应积极阻止病情的发展。以下抗类风湿药物中,不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的是以下糖皮质激素用于抗类风湿治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类风湿关节炎为不明原因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重点不应仅限于镇痛抗炎,更应积极阻止病情的发展。以下抗类风湿药物中,不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的是以下糖皮质激素用于抗类风湿治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以下药物中,作为首选“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的是
- 女性,20岁,学生。淋雨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2天,于门诊诊疗,未应用抗菌药物。查体:左下肺实变体征。胸部X线示左肺大片浸润影,血气分析示pH7.38,PaO275mmHg,PaCO231mmHg。为取得病原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患者,女性,61岁。发热10天,全身皮疹伴疼痛1周。病程中体温最高达39.5℃,皮疹初发于颈部,迅速蔓延全身。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显示:WBC1.0×109/L,RBC2.60×1012/L,Hb75g/L,PLT102×109/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3年,一直规则口服尼群地平。近3个月内未患有其他疾病及用药史。查体:体温39℃,血压140/82mmHg;颈、躯干及四肢泛发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水肿性丘疹、斑块、结节,皮损触痛;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对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为明确诊断,该患者需要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患者血常规:WBC0.61×10/9L,N24.7%,L66.4%,RBC2.65×1012/L,Hb75g/L,PLT103×109/L;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免疫球蛋白、补体、降钙素原均未见异常;ESR140mm/h;CRP109mg/L;ANA全套:ANA(+),滴度为1:100,颗粒型,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肿瘤标志物检查:铁蛋白260ng/ml;血培养未有细患者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原始细胞增多,约占18%,并见Auer小体,骨髓粒细胞可见病态改变造血现象:骨髓活检示:原始细胞增多并见Auer小体,骨髓粒、红、巨系细胞病态改变明显,结合临床考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2)。该患者最终诊断考虑的疾病是
- 女性,20岁,学生。淋雨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2天,于门诊诊疗,未应用抗菌药物。查体:左下肺实变体征。胸部X线示左肺大片浸润影,血气分析示pH7.38,PaO275mmHg,PaCO231mmHg。为取得病原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该患者诊断最可能为该患者入院后应首选的抗生素是
- 女性,20岁,学生。淋雨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2天,于门诊诊疗,未应用抗菌药物。查体:左下肺实变体征。胸部X线示左肺大片浸润影,血气分析示pH7.38,PaO275mmHg,PaCO231mmHg。为取得病原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该患者诊断最可能为
- 患者,男,50岁,个体经营羊肉串,有过外伤史。发热8天伴头痛,发热原因待查入院。体温39℃,血象WBC不升高,先以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处理效果不明显。入院血培养三天G-小杆菌(ESBL+),单个存在,无动力。生化鉴定疑似布鲁氏菌。依据:细菌培养特性、染色菌体形态特征等、病人的接触史、流行病学及病史-波浪热、血象、临床症状,诊断布鲁氏菌病。该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布鲁氏菌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结合药物敏感试验,联合应用多西环素、链霉素和利福平治疗6周后痊愈。所用链霉素属于
- 女性,38岁。3周前行阑尾切除术,现右上腹痛,体温38.5℃,持续性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X线透视可见右侧膈肌升高,呼吸动度受限,膈下可见占位性阴影。此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病变发生于此处的原因为选择使用抗生素的最佳方法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