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个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孤立的淋巴结,长径大于( )且门脉期CT值大于85Hu
- A: 3mm
- B: 5mm
- C: 8mm
- D: 6mm
- E: 7mm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女,40岁。发现右颈部肿物2个月,生长迅速,无腹泻、面部潮红等表现。查体:右侧甲状腺单发结节,质硬,大小约5cm×4cm,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淋巴结无肿大。,提示:上述检查肿瘤局限在腺体内,大小为5cm×4cm,ECT示右甲状腺冷结节,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线功能正常。若诊断为未分化癌,其分期正确的是131I
- 患者女,40岁。发现右颈部肿物2个月,生长迅速,无腹泻、面部潮红等表现。查体:右侧甲状腺单发结节,质硬,大小约5cm×4cm,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淋巴结无肿大。,提示:上述检查肿瘤局限在腺体内,大小为5cm×4cm,ECT示右甲状腺冷结节,颈部淋巴无肿大,甲状腺功能正常。如性质未明,拟行手术。应采用的术式为
- 2岁男孩,因反复发热10余天来诊。查体:T38.5℃,胸前散在少量红色斑丘疹,双侧颈部各触及一个花生米大淋巴结,触痛(+);眼睑略肿,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脏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血常规示Hb108g/L,WBC22×109/L,中性粒细胞15%,淋巴细胞80%,单核细胞5%,有10%的异形淋巴细胞,PLT120×109/L。应诊断为
- 男性,50岁,有20余年射线接触史,全身乏力两月余,胸背部有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红色微突起皮肤表面,最大红斑直径3.5cm,淋巴结不大。活检见圆形淋巴样肿瘤细胞在皮下呈浸润性生长,大小不等,胞质中等淡染;肿瘤细胞在单个脂肪细胞的周边围绕;在脂肪浸润和破坏的区域有反应性组织细胞;有脉管浸润;不累及真皮和表皮。化疗后4年仍健在。最先考虑为下列哪种疾病
- 男性,50岁,有20余年射线接触史,全身乏力两月余,胸背部有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红色微突起皮肤表面,最大红斑直径3.5cm,淋巴结不大。活检见圆形淋巴样肿瘤细胞在皮下呈浸润性生长,大小不等,胞质中等淡染;肿瘤细胞在单个脂肪细胞的周边围绕;在脂肪浸润和破坏的区域有反应性组织细胞;有脉管浸润;不累及真皮和表皮。化疗后4年仍健在。最先考虑为下列哪种疾病可能阳性的标记有
- 女性,58岁,发现右乳腺包块3个月,无症状。检査发现右乳腺外上象限有一3cm×2.5cm×2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不清,不易推动;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为确诊肿块性质最好采用若显微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单个散在或单行排列于纤维组织中,瘤细胞较小或中等大,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性,58岁,发现右乳腺包块3个月,无症状。检査发现右乳腺外上象限有一3cm×2.5cm×2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不清,不易推动;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为确诊肿块性质最好采用若显微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单个散在或单行排列于纤维组织中,瘤细胞较小或中等大,则最可能的诊断是最支持上述诊断的免疫组化结果是
- 女性,58岁,发现右乳腺包块3个月,无症状。检査发现右乳腺外上象限有一3cm×2.5cm×2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不清,不易推动;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为确诊肿块性质最好采用若显微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单个散在或单行排列于纤维组织中,瘤细胞较小或中等大,则最可能的诊断是最支持上述诊断的免疫组化结果是与该病预后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10岁男孩,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乏力1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7℃,面色苍黄,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牙龈肿胀,双腋下各触及两个如枣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无触痛,胸骨下端叩击痛阳性,心脏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示 Hb 70g/L,WBC 11.4×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15%,单核细胞40%,见15%的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PLT 40×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尿溶菌酶浓度明显增高。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