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胃大部切除术的术后护理,错误的是
- A: 遵医嘱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 B: 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 C: 持续胃肠减压
- D: 术后禁食,待肠功能恢复后改为普食
- E: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性,45岁,胃溃疡史8年。近1个月来上腹不适、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明显加重,体重下降3kg。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拟行胃大部切除术。腌制食品中含有的哪种物质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患者男性,45岁,胃大部切除术后,进食后突然出现上腹部饱胀伴有呕吐,呕吐物为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患者改变体位可以减轻症状。,关于此病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男性,50岁,因“餐后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2小时”来诊,伴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病史10年。查体:P100次/分,BP85/60mmHg;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腹有腹膜刺激征,以上腹部为主。初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为了证实上述诊断,应进行的检查是关于术前准备的护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提示:立位腹部X线透视: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抽出液含胆汁和食物残渣。医师决定手术治疗)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与残胃吻合的器官是(提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返回病室,查体:T38℃,P90次/分,BP105/75mmHg)
- 女,72岁。乏力、面色苍白1年。40年前行胃大部切除术。查体:T36.5℃,P90次/分,R16次/分,BP110/80mmHg,皮肤及睑结膜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上腹部见一长约7cm陈旧性手术瘢痕,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Hb70g/L,粪隐血(-)。胃镜:吻合口炎症。与病人贫血有关的因素不包括
- 患者男性,46岁。工人。因发热、心慌、血沉100mm/h,诊断为风湿性心肌炎。无高血压及溃疡病史。入院后接受抗风湿治疗,泼尼松每日30-40mg口服,用药至第12日,血压上升至150/100mmHg,用药至第15日,上腹不适,有压痛,第24日发现黑便,第28日大量呕血,血压70/50mmHg,呈休克状态。迅速输血1600ml后,进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胃内有大量积血,胃小弯部有溃疡,立即作胃次全切除术。术后停用糖皮质激素,改用其他药物治疗。与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有关的药理作用是
- 女,70岁。乏力,面色苍白1年。38年前行胃大部切除术。查体:T 36.5℃,P 90次/分,R 16次/分, BP110/80mmHg,皮肤及睑结膜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上腹部见一长约7cm陈旧性手术瘢痕,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Hb70g/L,粪隐血(-)。胃镜:吻合口炎症。与患者贫血有关的因素不包括
- 男性,50岁,因“餐后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2小时”来诊,伴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病史10年。查体:P100次/分,BP85/60mmHg;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腹有腹膜刺激征,以上腹部为主。初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为了证实上述诊断,应进行的检查是关于术前准备的护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提示:立位腹部X线透视: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抽出液含胆汁和食物残渣。医师决定手术治疗)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与残胃吻合的器官是(提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返回病室,查体:T38℃,P90次/分,BP105/75mmHg)此时正确的护理是(提示:术后2周,患者进食10~20分钟后出现上腹饱胀、头晕、心悸、出汗、腹痛、恶心、呕吐)
- 胃大部切除
-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有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