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溃疡病急性穿孔,下列哪一项对诊断最有意义
- A: 均有溃疡病史
- B: 突起脐周剧痛,转移至右下腹
- C: 腹痛剧烈,辗转不安
- D: 约80%的病例有膈下游离气体
- E: 腹部剧痛数小时后缓解,提示病情好转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下列关于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叙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梁某,男,66岁。因反复腹泻、腹痛半年余收入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以下属于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腹泻的特点是腹泻时伴有里急后重,提示病变累及关于该病人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 患儿,5岁。感冒发热后上腭、舌缘、颊黏膜等多处口腔黏膜出现针头大小的小疱,部分破溃形成溃疡。可能的诊断是病理改变不包括感染源是以下关于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的说法错误的是
- 患者,男,48岁,十二指肠溃疡病史2年余,于运动后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伴恶心、呕吐。腹部立位X线检查示膈下游离气体。考虑为溃疡穿孔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测血压70/40mmHg,出现休克症状。有关腹膜生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患者,男,48岁,十二指肠溃疡病史2年余,于运动后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伴恶心、呕吐。腹部立位X线检查示膈下游离气体。考虑为溃疡穿孔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测血压70/40mmHg,出现休克症状。有关腹膜生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引起该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
- 患者,男,48岁,十二指肠溃疡病史2年余,于运动后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伴恶心、呕吐。腹部立位X线检查示膈下游离气体。考虑为溃疡穿孔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测血压70/40mmHg,出现休克症状。有关腹膜生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引起该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该患者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为
- 男性,50岁,因“餐后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2小时”来诊,伴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病史10年。查体:P100次/分,BP85/60mmHg;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腹有腹膜刺激征,以上腹部为主。初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为了证实上述诊断,应进行的检查是关于术前准备的护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提示:立位腹部X线透视: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抽出液含胆汁和食物残渣。医师决定手术治疗)
- 男性,58岁,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6个月再次出现黑便”来诊。患者反复腹痛、腹泻20多年,多次胃镜检查为“消化性溃疡”,长期间断服用雷尼替丁,6个月前因“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现再次出现黑便。其父亲有类似病史,死于消化道大出血。查体:BP100/76 mmHg;意识清楚,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HR9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患者入院后做了下列检查,可提示胃泌素瘤的是下一步的治疗方法为(提示:实验室检查:血钙3.8mmol/L,PTH80pmol/L。颈部B超:淋巴结直径0.5cm。腹部B超、MRI均无异常。生长抑素受体扫描:十二指肠异常信号。结合胃液分析及胃泌素测定结果,目前诊断考虑MEN1相关胃泌素瘤)
- 男性,58岁,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6个月再次出现黑便”来诊。患者反复腹痛、腹泻20多年,多次胃镜检查为“消化性溃疡”,长期间断服用雷尼替丁,6个月前因“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现再次出现黑便。其父亲有类似病史,死于消化道大出血。查体:BP100/76 mmHg;意识清楚,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HR9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患者入院后做了下列检查,可提示胃泌素瘤的是下一步的治疗方法为(提示:实验室检查:血钙3.8mmol/L,PTH80pmol/L。颈部B超:淋巴结直径0.5cm。腹部B超、MRI均无异常。生长抑素受体扫描:十二指肠异常信号。结合胃液分析及胃泌素测定结果,目前诊断考虑MEN1相关胃泌素瘤)关于胃泌素瘤药物治疗,叙述正确的有(提示: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要求药物治疗)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