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疗白色念珠菌的药物有
- A: 两性霉素B
- B: 制霉菌素
- C: 灰黄霉素
- D: 氟康唑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58岁。25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4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中带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支气管分层示前段支气管阻塞。痰脱落细胞检查和抗酸杆菌检查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吸烟史20年。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性,64岁。30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5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肺CT示前段支气管阻塞,无纵隔淋巴结肿大。痰脱落细胞和抗酸杆菌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重度吸烟史30余年,近年登二楼稍感气急。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性,58岁。25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4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中带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支气管分层示前段支气管阻塞。痰脱落细胞检查和抗酸杆菌检查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吸烟史20年。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
- 女性,58岁。25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4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中带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支气管分层示前段支气管阻塞。痰脱落细胞检查和抗酸杆菌检查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吸烟史20年。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上述检查确立诊断后,下列检查对治疗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白色念珠菌肠炎的病原治疗首选( )
- 女性,25岁。反复发热2个月,体温在37.4-37.9℃,午后为主,疲乏无力,消瘦,伴咳嗽,咯白痰,无胸痛、气短。肺CT检查见右肺上叶斑片状阴影。该患者入院后血常规示:WBC6×109/L,中性粒细胞65%,经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缓解,不能排除的诊断是为明确诊断首先做下列哪些检查患者痰结核菌涂片找到抗酸杆菌,支原体抗体为1:80,痰培养一次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该患能明确的诊断是
- 女性,25岁。反复发热2个月,体温在37.4-37.9℃,午后为主,疲乏无力,消瘦,伴咳嗽,咯白痰,无胸痛、气短。肺CT检查见右肺上叶斑片状阴影。该患者入院后血常规示:WBC6×109/L,中性粒细胞65%,经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缓解,不能排除的诊断是为明确诊断首先做下列哪些检查患者痰结核菌涂片找到抗酸杆菌,支原体抗体为1:80,痰培养一次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该患能明确的诊断是下一步的处理应为
- 男性,64岁。30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5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肺CT示前段支气管阻塞,无纵隔淋巴结肿大。痰脱落细胞和抗酸杆菌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重度吸烟史30余年,近年登二楼稍感气急。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下列哪一项
- 男性,64岁。30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5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肺CT示前段支气管阻塞,无纵隔淋巴结肿大。痰脱落细胞和抗酸杆菌均阴性,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生长。重度吸烟史30余年,近年登二楼稍感气急。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下列哪一项上述检查确立诊断后,下列哪项检查对治疗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