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及其肿瘤的表型特征是
- A: CD2、CD3、CD4、CD7、CD8 阳性
- B: CD10、CD19、CD20 阳性
- C: CD16、CD56 阳性
- D: CD13、CD14、CD15 阳性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6岁,急性起病,高热,贫血,皮肤大片淤斑,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无压痛,胸骨压痛阳性,肝脾可触及,外周血中WBC 110x109/L,Hb 70g/L,涂片可见原始细胞,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75%,蓝细胞阳性,初步诊断为前体淋巴细胞肿瘤,为进一步明确其来源于T系还是B系,首先考虑做以下哪种检查
- 患者,男,60岁。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发热半个月,最高体温38.2℃。经检查双侧颈部及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直径4cm,其他部位淋巴结无异常。淋巴结病理检查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首选的治疗是
- 6个月小儿,低热、咳嗽5天,加重伴喘息2天。咳嗽为阵发性,睡眠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查体:T 37.8℃,精神反应可,咳喘发作时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可闻及少许中湿啰音,WBC 8.2×109/L、淋巴细胞70%,胸片示轻度肺气肿。临床诊断考虑为需首先考虑为哪种病原体引起对其治疗,不正确的是
- 人T细胞区别于B细胞及其他细胞的特征是
- 抑制T细胞和B细胞增殖及抗体生成,制止细胞毒性T细胞繁殖的是
- 8岁女孩,因面色苍黄7年余,加重伴发热2天来诊。患儿自幼面色苍黄,2天前不慎淋雨后出现面色苍黄加重,伴发热、寒战、腹痛、呕吐,巩膜黄染加重。其母也自幼面色苍黄,并常于感冒后出现巩膜黄染。查体:T 38.8℃,营养、发育稍差,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P 118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5cm,质中,有轻压痛,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血常规示 Hb 60g/L,RBC 1.8×1012/L,WBC 12×109/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PLT 20×109/L,血涂片中红细胞圆而小,染色深,无中央淡染区。抗EBs(+)。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男性,45岁。头皮、面部及背部红斑伴脱发5个月。患者5个月前头皮无明显诱因出现4个甲盖大的脱发区,表面轻度脱屑,伴有瘙痒,)后面部及背部逐渐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脱屑。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如果查体发现患者头顶部有4处甲盖大的脱发斑,表面萎缩,边缘可见不规则暗紫红斑,表面覆黏着性鳞屑,面部、背部有紫红色斑片,表而覆黏着性鳞屑,部分中央结痂萎缩。则诊断上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如果查体发现患者头部4个甲盖大的局5限性脱发区,伴局部脱屑。面部、背部的可见大小不等的、表面覆有少许鳞屑的红斑及斑块,其上可见米粒大的角化性丘疹,触之有浸润感,此时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如果患者诊断为毛囊黏蛋白病,下列不符合其病理变化特点的是如果患者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及毛囊、附属器周围见大量淋巴样细胞团块状浸润,部分细胞异形,部分毛囊上皮可见不典型淋巴样细胞移入,毛囊内充满黏蛋白;阿新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检查:真皮及毛囊内肿瘤细胞CD3(+H++)、CD4(++++),CD8、CD20和CD56均阴性,Ki-67灶状阳性,增殖指数约5%。皮损组织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阴性。此时对该患者应诊断为
- 肿瘤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的关键条件是
- B细胞及其肿瘤的表型特征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