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于细胞DNA和RNA抽提的试剂是
- A: 渗透压维持剂
- B: 蛋白酶抑制剂
- C: 异硫氰酸胍
- D: 阴离子去垢剂
- E: 兼性离子型去垢剂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6岁女孩,因发热、咽峡疼痛就诊。查体:咽充血,扁桃体肿大,双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给予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天),仍持续发热。病后6天复查:扁桃体上有渗出物,肝肋下3cm,有压痛,脾肋下1.5cm,停用青霉素改用氨苄西林肌注,2g/d,分2次。2天后仍发热并出现斑丘疹。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本病的确诊若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常淋巴细胞增多需达到
- 患者女,3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胸闷、气急,活动后症状加重3周”就诊,实验室检查:Hb77g/L,WBC61.8×109/L,PLT183×109/L,异常细胞88%。为进一步诊治收入血液科病房。为明确诊断,需行骨髓穿刺术。护士对患者解释穿刺的注意事项时,错误的内容是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即予DAH方案化疗(D-柔红霉素、A-阿糖胞苷、H-三尖杉酯碱)。应用化疗药物后,护士应重点观察的是患者病情缓解拟于近日出院,护士为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注意监测血常规指标,血小板开始低于多少时应限制活动
- 患者,男性,16岁。全身红色皮疹佯瘙痒10天。皮疹初发于躯干,逐渐增多,蔓延至全身,轻度瘙痒。病程中无发热。查体;全身散在分布较多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表面薄层鳞屑。为明确诊断,该患者需要完善的病史和检查包括患者发疹1周前出现鼻塞、流涕和咽痛,口服板蓝根5天后症状缓解。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血常规结果正常;ASO600U/L;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处角质层内见中性粒细胞聚集,颗粒层变薄,棘层肥厚,表皮突规则下延;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增生扩张,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对该患者的诊断是下列适合该患者的处理措施是患者口服阿奇霉素及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1周后全身皮疹略有好转。患者父亲自觉疗效太慢,遂带患者到某个体诊所就诊,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d)和青霉素6天,全身皮疹完全消退。半个月后全身皮疹复发加重,并出现发热。查体:体温39.8℃,全身弥漫性红斑,轻度水肿;伴有较多小脓疱以及糜烂、结痂。目前该患者的处理措施是患者血常规:白细胞17.2×1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5%,淋巴细胞百分比10.7%;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均正常:CRP125.3mg/L:三次血培养均未有细菌生长;脓液涂片和培养未发现细菌:皮损组织病理:表皮细胞间水肿,棘层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聚集,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较多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肺部CT:两肺炎症。下列适合该患者目前病情的处理措施是
- 放线菌素D对处于哪期的肿瘤细胞作用较强
- 洗涤红细胞最常用于
- 用于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通常为
- 患者,女性,25岁,体重50kg。面部红斑伴发热及四肢肌肉、关节疼痛1个月。面部皮疹无瘙痒,体温最高为38.3℃,无头痛、头晕,饮食和大小便均正常。查体:体温37.8℃,血压120/76mmHg,呼吸平稳;鼻背及两侧面颊对称分布鲜红色轻度水肿性斑片;颈部、双腋窝及腹股沟处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肉无肿胀和压痛,肌力正常;双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为明确诊断,该患者需要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患者入院后血常规:WBC278×109/L,N%39.2%,L%46.4%,M%12.6%,RBC3.63×1012/L,Hb100g/,PLT85×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59g;肝功能:总蛋白和白蛋白轻度降低,ALT135U/L,AST32U/L;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血清肌酶、抗TP抗体、抗HIV抗体检查均正常:乙肝六项:HBsAg(+),抗HBsAb(+),HBeAg(+);免疫患者静脉滴注甲泼尼龙60mg/d、复方甘草酸苷80mg/d、头孢哌酮舒巴坦2g/d及口服恩替卡韦100mgd,第2天后体温即恢复正常,四肢肌肉和关节痛缓解,1周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结果正常。治疗上停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和复方甘草酸苷,改为泼尼松60mg/d和复方甘草酸苷口服;当天夜间患者出现兴奋,不能入睡;次日早晨患者出现头痛,测量血压为220/120mmHg,15分钟后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该患者目前的处理方案是患者静脉注射安定、甘露醇、呋塞米以及乌拉地尔等药物后意识恢复正常,四肢抽搐缓解,血压降至140/90mmHg。急诊头颅CT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电解质、血糖和血气分析结果未见异常。遂行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白细胞12.5×109/L,蛋白0.68g/L,糖和氯化物正常,ANA阳性。下列适合于该患者的治疗方案是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病情稳定,糖皮质激素改为泼尼松50mg/d口服,羟氯喹口服300mg/d;1年后减量至泼尼松10mg/d和羟氯喹200mg/d,并发现意外妊娠6周;8个月后分娩一个女婴,查体发现该女婴面部、躯干散在多处环形水肿性斑片。为明确该女婴的病情,需要完善的实验室检查是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
- 下列哪一种细胞不属于眼科科研研究中常用的细胞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