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中升高最早也是恢复最早的心肌损伤标记物是
- A: 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 B: 乳酸脱氢酶
- C: 肌酸磷酸激酶
- D: 碱性磷酸酶
- E: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50岁,长期乏力、食欲不振5年,皮肤瘙痒半年伴皮肤黄染,粗糙。查体:巩黄(+),双眼睑内眦黄色扁平斑块;肝大肋下5cm,质硬,脾大肋下5cm。化验: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项检查对本病例诊断最有帮助本例中与诊断无关的是
- 患者,男性,35岁。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以1.5%的异氟烷维持麻醉,小剂量芬太尼辅助。手术进行到1小时后病人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将异氟烷的浓度升至2%,效果不良,考虑病人可能出现了二氧化碳蓄积。本病例确定二氧化碳蓄积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为
- 8岁患儿,鼻塞、咳嗽5天。近一日胸闷、气促、烦躁,不能平卧。既往无心脏病史。体检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中湿啰音。心界向双侧扩大,P130次/分,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肝肋下3cm,下肢轻度水肿,肌钙蛋白升高,X线及EKG提示双室大。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本病例如应用洋地黄制剂,下列错误的是关于本病例的处理,错误的是
- 8岁患儿,鼻塞、咳嗽5天。近一日胸闷、气促、烦躁,不能平卧。既往无心脏病史。体检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中湿啰音。心界向双侧扩大,P130次/分,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肝肋下3cm,下肢轻度水肿,肌钙蛋白升高,X线及EKG提示双室大。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本病例如应用洋地黄制剂,下列错误的是
- 8岁患儿,鼻塞、咳嗽5天。近一日胸闷、气促、烦躁,不能平卧。既往无心脏病史。体检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中湿啰音。心界向双侧扩大,P130次/分,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肝肋下3cm,下肢轻度水肿,肌钙蛋白升高,X线及EKG提示双室大。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性,37岁。1周前出现步态不稳,向前倾倒。查体:水平眼震,四肢肌力正常,右上肢腱反射亢进,左侧跟-膝-胫试验阳性。头颅MRI示双侧脑室旁及左侧小脑多发长T1、长T2信号影。目前考虑诊断为若行腰穿检查,最符合此病的结果是应予的治疗是本病不会发生于CSF检查中,升高有意义的指标是
- 女性患者,65岁。反复出现头痛伴间断性有头晕一年,加重一月。两年前发现情绪紧张时血压升高至150~160/100~110mmHg,未进行降压治疗。有支气管哮喘史及高血压家族史,无糖尿病、冠心病史。近一月症状加重。一天前突然出现鼻出血。查体:BP180/120mmHg,神清、检查合作,自动体位。巩膜无黄染,鼻腔出血。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双肺叩诊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明显增大,心率80次/分,律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扪及,移动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未见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肝肾正常,尿蛋白(+),心脏彩超室间隔轻度增厚。本病例的诊断是高血压分期标准最主要的依据是本病例的诊断依据是本病例的治疗原则哪一项是错误的
- 男,48岁。2005年10月10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此次发病以持续发热2周余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诱因起病,体温逐渐升高,入院前3d波动在39-39.5℃。伴有食欲缺乏、乏力、腹胀、腹泻等,曾于院外自服中、西成药治疗(具体不详),无显效。入院前3h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不能耐受,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见患者体温36.4℃,血压108/68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脉搏细弱,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尤以右下腹为甚。辅查结果:WBC28.6×109/L,中性粒细胞为0.92。本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最有利于本例患者确诊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为
- 男,48岁。2005年10月10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此次发病以持续发热2周余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诱因起病,体温逐渐升高,入院前3天波动在39℃~39.5℃。伴有食欲缺乏、乏力、腹胀、腹泻等,曾于院外自服中、西成药治疗(具体不详),无显效。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不能耐受,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见患者体温36.4℃,血压108/68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脉搏细弱,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尤以右下腹为甚。辅查结果:WBC28.6×109/L,中性为0.92。本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最有利于本例患者确诊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