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时细胞膜两侧保持内负外正的电位分布称为
- A: 静息电位
- B: 去极化电位
- C: 超极化电位
- D: 复极化电位
- E: 反极化电位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 2岁男孩,因面色苍白1年余,加重1周来诊。患儿6个月时发现面色苍白,当时查Hb56g/L,用铁剂治疗6个月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即停药。1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面色苍白加重。病史中无出血或黄疸。查体:患儿烦躁不安,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前额突出,上颌隆起。颈静脉明显,心前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肋下6cm,脾肋下8cm,血常规示 RBC 1.5×1012/L,Hb 35g/L,网织红细胞8.8%,WBC 2.2×109/L,PLT 366×109/L,血涂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HbF大于0.40。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2岁男孩,因面色苍白1年余,加重1周来诊。患儿6个月时发现面色苍白,当时查Hb56g/L,用铁剂治疗6个月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即停药。1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面色苍白加重。病史中无出血或黄疸。查体:患儿烦躁不安,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前额突出,上颌隆起。颈静脉明显,心前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肋下6cm,脾肋下8cm,血常规示 RBC 1.5×1012/L,Hb 35g/L,网织红细胞8.8%,WBC 2.2×109/L,PLT 366×109/L,血涂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HbF大于0.40。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 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
- 2岁男孩,因面色苍白1年余,加重1周来诊。患儿6个月时发现面色苍白,当时查Hb56g/L,用铁剂治疗6个月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即停药。1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面色苍白加重。病史中无出血或黄疸。查体:患儿烦躁不安,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前额突出,上颌隆起。颈静脉明显,心前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肋下6cm,脾肋下8cm,血常规示 RBC 1.5×1012/L,Hb 35g/L,网织红细胞8.8%,WBC 2.2×109/L,PLT 366×109/L,血涂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HbF大于0.40。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是若因条件限制,目前尚无法执行首选方案,则其次应给予患儿的治疗为
- 2岁男孩,因面色苍白1年余,加重1周来诊。患儿6个月时发现面色苍白,当时查Hb56g/L,用铁剂治疗6个月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即停药。1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面色苍白加重。病史中无出血或黄疸。查体:患儿烦躁不安,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前额突出,上颌隆起。颈静脉明显,心前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肋下6cm,脾肋下8cm,血常规示 RBC 1.5×1012/L,Hb 35g/L,网织红细胞8.8%,WBC 2.2×109/L,PLT 366×109/L,血涂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出现异形、靶形、碎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明显减低,HbF大于0.40。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是若因条件限制,目前尚无法执行首选方案,则其次应给予患儿的治疗为该病最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是
- 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是
- 当细胞膜处于静息电位时
- 安静时细胞两侧存在电位差的状态,称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