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纵隔淋巴瘤多位于
- A: 前上纵隔
- B: 后上纵隔
- C: 下前纵隔区
- D: 下后纵隔区
- E: 中纵隔区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45岁,因无明显诱因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2个月入院,病人近2个月有不明原因咳嗽,干咳无痰。提示:胃镜显示食管黏膜光滑,食管距门齿23cm可见外压性狭窄。病变可能为提示:CT显示右肺上叶实性占位,纵隔多发实性占位,淋巴结肿大可能。应高度怀疑病人为提示:CT显示右肺上叶实性占位,纵隔多发实性占位,淋巴结肿大可能。可行的处理为
- 患儿,女,11岁,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入院1周前受凉后发热,体温最高39.3℃。伴有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部稍红,右肺呼吸音减低,肺部CT检查:右肺上叶及下叶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欠均,边界欠清,气管及纵隔略右移,右侧胸腔见条形液性密度影,纵隔内见肿大的淋巴结影,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实验室检查:支原体IgM抗体(+)。白细胞数目为4.4×109/L。该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 男性,58岁。消瘦1个月余。无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症状。査体36.5℃,呼吸20次/分,脉搏89次/分,血压105/73mmHg,查体:左腋窝、双侧颈部锁骨上触及多发包块:双肺呼吸音清。血常规:Hb103g/L,白细胞5.2×109/L,中性粒细胞61.3%,淋巴细胞15.9%。大便OB(-)。胸部CT:纵隔、双侧肺门及左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双肺未见异常18F-FDG PET/CT显像示双侧颈部锁骨上、纵隔、双侧肺门及左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异常增高,疑恶性淋巴瘤。诊断时需进一步鉴别的疾病是为进一步明确淋巴结病变性质,首选的检查项目是左腋窝淋巴结活检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在该病例的临床价值是为尽早评估该患者放化疗疗效,拟优选的检查是患者行一疗程化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继而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GSF)行升血象治疗。为尽早评估化疗效果,一周后再次行18F-FDG PET/CT显像,结果示:探测范围内骨骼代谢散在增高,CT骨窗未见骨质破坏改变。造成上述征象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
- 男性,45岁,因无明显诱因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2个月入院,病人近2个月有不明原因咳嗽,干咳无痰。提示:胃镜显示食管黏膜光滑,食管距门齿23cm可见外压性狭窄。病变可能为提示:CT显示右肺上叶实性占位,纵隔多发实性占位,淋巴结肿大可能。应高度怀疑病人为
-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 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于
- 纵隔肿瘤或淋巴瘤、结节病
- 纵隔肿瘤或淋巴瘤、结节病者
- 患者男,62岁。因为“体检发现左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既往有吸烟史35年。入院后行胸部CT示:左上肺叶直径约2cm的占位性病变,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可见左上叶支气管新生物,活检示:高分化 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头颅MRI、腹部B超、骨ECT均未发现异常。若患者因心脏原因不能手术,那么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患者可选择的最佳的放射治疗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