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多发的T1期膀胱癌,治疗后多次复发并且恶性程度增高,应选择
A: 膀胱全切除
B: 经膀胱肿瘤切除
C: 膀胱灌注抗癌药
D: 膀胱部分切除
E: 经尿道肿瘤切除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药物生物半衰期(t1/2)指的是
11岁男孩,内蒙古人,因“间歇性四肢乏力伴头昏1年余”就诊,发作时以双下肢及左上肢为甚,伴左手阵发性麻木不适,出冷汗及头昏、头痛,无肢体抽搐,无呕吐、发热,在当地医院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后缓解。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未发现皮下囊肿,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思维反应稍迟钝,眼底视乳头边界欠清,四肢肌力5级,肌容积正常,双下肢肌张力稍高,双上肢轮替运动欠灵活,以左侧明显,四肢腱反射稍活跃,病理征阴性。采集病史需重点了解的是患儿曾食“米猪肉”,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病接触史。需要完善的检查是血和脑脊液囊尾蚴抗体(ELISA法)均阳性。脑电图示局灶慢波,无癫痫波。血常规:WBC4.5×10
9
/L,中性粒细胞17%。头颅MRI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弥漫性分布的长T1、长T2信号,位于皮质、脑室旁、小脑等部位,直径小于0.9cm×0.9cm,增强扫描有环行强化。目前的诊断考虑为患儿影像学提示颅内多发囊性病变,多发的长T1、长T2周围伴环形强化,临床上有头昏、头痛等颅内高压表现且出现发作性症状,脑脊液囊尾蚴抗体阳性,脑囊尾蚴病诊断明确,眼底检查未发现眼部囊尾蚴病变。决定给予杀虫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是治疗初始阶段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左手麻木发作频繁,BP135/90mmHg。需加用的治疗是经阿苯达唑杀虫后,同时给予激素、脱水及抗癫痫治疗,患儿发作性麻木的症状缓解,无头痛、抽搐等,治疗前后头颅MRI对比病灶明显减少。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发现谷丙转氨酶由治疗前30U/L升高至230U/L,胆红素无明显升高。目前的治疗措施为
对Ta、T1期膀胱肿瘤,膀胱内灌注治疗目前效果最好的是。
伴知觉受损的局灶性发作t1和t2时间分别为( )
201
T1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注射药物后开始早期显像的时间是
一级速率消除药物的生物半衰期t1/2与消除速度常数k之间的关系
某药的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常数k=0.0096天^-1,其半衰期t1/2是
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单剂静脉注射时,消除速率常数k与半衰期(t1/2)的关系是
ARI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