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定淋巴瘤患者的腹腔内有无肿大的淋巴结,腹部检查的首选方法是
- A: 淋巴造影
- B: 剖腹探査
- C: 腹部B超
- D: 腹部CT
- E: 腹部MRI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70岁。乏力半年,近2个月低热,消瘦、来诊。查体:贫血貌,颈部可触及多个淋巴结,大小约3cm,质硬,无触痛,脾大肋下3cm,肝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82g/L,WBC48×109/L,PLT150×109L,L73%。N25%,M2%RTC12%,Coombs试验阳性。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为了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淋巴结活检结果:成熟小淋巴细胞浸润为主。骨髓细胞学:增生明显活跃,成熟淋巴细胞占60%,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5%,红系占30%,粒系增生减低,全片可见巨核细胞28个。首选的治疗方案是按照Rai分期,本例患者临床分期为经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半年后再次出现发热、淋巴结增大,复查骨髓象可见成熟淋巴细胞占60%,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15%,红系占20%,粒系增生减低,可见淋巴瘤样细胞。考虑为
- 患者男,46岁。耳鼻喉科确诊为鼻咽癌伴右颈淋巴结转移。欲行鼻咽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放射治疗,转诊口腔颌面外科建议拔除双侧下颌近中低位阻生牙及左上颌第一前磨牙残根。患者自诉有高血压病史,无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拔牙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若测得患者血压是195/110mmHg,正确的处理是若确定了放疗时间,拔牙完成较为合适的时间为
- 患者女性,40岁。发现右甲状腺肿块2个月,伴同侧颈淋巴结肿大,面色潮红,大便次数增多。体检:右叶甲状腺肿块约核桃大小,质较硬,同侧颈部触及多枚肿大的淋巴结、质坚硬,血降钙素明显升高,临床拟诊甲状腺髓样癌。若已确定该病灶为恶性病变,欲了解其疾病TNM分期,可采取的显像方式是
- 患者男,36岁。低热伴皮肤紫癜1周就诊。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增大,脾肋下2cm扪及,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4g/L,白细胞23.6×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见原始细胞(占6%),中、晚幼粒细胞占11%。为了确定诊断,需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 患者女性,40岁。发现右甲状腺肿块2个月,伴同侧颈淋巴结肿大,面色潮红,大便次数增多。体检:右叶甲状腺肿块约核桃大小,质较硬,同侧颈部触及多枚肿大的淋巴结、质坚硬,血降钙素明显升高,临床拟诊甲状腺髓样癌。若已确定该病灶为恶性病变,欲了解其疾病TNM分期,可采取的显像方式是该种显像的显像剂聚集的原理是
- 患者男,46岁。耳鼻喉科确诊为鼻咽癌伴右颈淋巴结转移。欲行鼻咽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放射治疗,转诊口腔颌面外科建议拔除双侧下颌近中低位阻生牙及左上颌第一前磨牙残根。患者自诉有高血压病史,无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拔牙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若测得患者血压是195/110mmHg,正确的处理是若确定了放疗时间,拔牙完成较为合适的时间为若拔除下颌第三磨牙6小时后创口仍有出血,可能的原因是
- 患者男,36岁。低热伴皮肤紫癜1周就诊。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增大,脾肋下2cm扪及,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4g/L,白细胞23.6×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见原始细胞(占6%),中、晚幼粒细胞占11%。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为了确定诊断,需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 患者女性,34岁。发现右乳腺肿块2个月。体检:右侧乳腺肿块质较硬,核桃大小,相近的皮肤表层呈橘皮样,同侧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如行99mTc-MIBI乳腺显像,如肿块为恶性病变,则最可能出现的影像为如通过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为确定手术方式,可进一步采取的显像检查是该病例通过各项检查及临床评价,选择了先进行化疗,化疗后乳腺肿块未缩小,临床症状亦无任何改善,假设之前该患者未进行过其他核医学检查,现在对该患者进行99mTc-MIBI显像,则最可能出现的影像为若已确定该病灶为恶性病变,欲了解其疾病TNM分期,可采取的显像是若已确定该病灶为良性病变,行99mTc-MIBI乳腺显像,则最可能出现的影像为
- 患者女性,34岁。发现右乳腺肿块2个月。体检:右侧乳腺肿块质较硬,核桃大小,相近的皮肤表层呈橘皮样,同侧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如行99mTc-MIBI乳腺显像,如肿块为恶性病变,则最可能出现的影像为如通过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为确定手术方式,可进一步采取的显像检查是该病例通过各项检查及临床评价,选择了先进行化疗,化疗后乳腺肿块未缩小,临床症状亦无任何改善,假设之前该患者未进行过其他核医学检查,现在对该患者进行99mTc-MIBI显像,则最可能出现的影像为若已确定该病灶为恶性病变,欲了解其疾病TNM分期,可采取的显像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