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变的免疫球蛋白
- A: 溶血性黄疸
- B: 阻塞性黄疸
- C: 肝细胞性黄疸
- D: 后天性卟啉症
- E: 多发性骨髓瘤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变应性哮喘发病时血清内显著升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 关于免疫球蛋白相关的淀粉样变肾脏病理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患者,女性,47岁,幼儿园教师,长期腹泻入院。多次肠镜未见异常,Hopkins小肠镜活检组织HE染色见绒毛变短,浆细胞贫乏,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加。最后依靠病理诊断为CVID(普通多变型免疫缺陷病),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也称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其免疫缺陷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B细胞增殖、分化或转化为浆细胞的功能有缺陷,或虽能正常分化及合成免疫球蛋白,但分泌功能缺陷。第二类是Th2细胞受损,CD4/CD8T细胞比值下降,或Th2细胞功能低下,导致体液免疫受损,以下可能是CVID发病机制的是
- 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是机体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其免疫病理复杂,多种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其中ANA等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浆膜、关节滑膜、血管基底膜等,通过( )引起肾炎、浆膜炎、关节炎、血管炎等
- 患者,男性,43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呈弥漫性增厚,免疫荧光可见不典型的钉突样改变,电镜下
- 男性,45岁,腹痛、脓血便5天,自觉日渐乏力遂来诊。大便常规:WBC15-30个/高倍,偶见成堆脓球,RBC3-6个/高倍。粪便免疫检测:痢疾杆菌抗原阳性。尿常规(-)。该患者肠道的最可能病变是
- 女性,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泼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趋势,目前泼尼松20mg/d维持治疗,复查AST48U/L、ALT72U/L,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患者因面部外形改变要求停药,此时建议患者此时建议患者(提示:患者无肝病相关的临床症状;血清胆红素和γ球蛋白正常;AST52U/L、ALT64U/L;肝组织轻微炎症,无界面性肝炎)
- 患者女,50岁,因“浮肿1个月”在当地査尿常规蛋白(+++),BLD(-),UTO6.5g,Alb23mmol/L,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该病人可能的病理类型是哪些给予该病人强的松60mg口服,2周后尿常规Pr(-),复查肾功示BUN12.5mmol/L,Cr248μmol/L,肾活检示免疫荧光:IgG(-),IgA(-),IgM(-),C3(-),C1q(-),光镜示肾穿刺19个肾小球,1个球性硬化,其余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基底膜空泡变性,肾小管上皮颗粒变性,部分刷毛缘脱落,管腔扩张,肾间质灶状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诊断考虑
- 女性,32岁,3年前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泼尼松治疗后患者氨基转移酶呈明显好转趋势,目前泼尼松20mg/d维持治疗,复查AST48U/L、ALT72U/L,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正常。患者因面部外形改变要求停药,此时建议患者此时建议患者(提示:患者无肝病相关的临床症状;血清胆红素和γ球蛋白正常;AST52U/L、ALT64U/L;肝组织轻微炎症,无界面性肝炎)首先推荐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者停药后AIH复发)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