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血管瘤的特点为
- A: 11岁以下小儿多见,发生在小儿常为多发性,生长较快,易复发
- B: 起源于结缔组织,由纤维细胞、纤维束组成,血管较少,基底呈蒂状或盘状
- C: 可发生于喉的任何部位,色红或略紫,有黏膜破裂者可导致出血
- D: 多位于杓会厌襞或突入梨状窝,色淡红,表面光滑,圆形坚实
- E: 多见于41岁以上的男性,为喉黏膜上皮增生和过度角化形成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61岁,吸烟史20年,8年前因声音嘶哑,当地医院发现喉部一分支的乳头状肿物,手术取出。病理检查见乳头基底膜完整,局部鳞状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细胞层次多,但无异型性,乳头中心为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乳头基底膜完整。近3个月,再次出现声音嘶哑并伴有疼痛,喉镜检査发现,假声带以上有一隆起肿物,呈乳头状分支,表面糜烂。肿物切除后病理观察见:局部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并突破基底膜,在间质内有数个鳞状细胞巢团,巢团内多有角化物,细胞有异型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该患者8年前喉部肿物为目前的病理诊断应是上述肿瘤分型应是
- 喉血管瘤的特点是
- 患者女,47岁,主诉咽部不适、异物感1年,不伴疼痛及发热,无吞咽障碍及声撕,初诊见左咽侧隆起,鼻咽及喉部未见新生物。初步考虑可能的疾患是该患者如果出现左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及眼球内陷表明为明确诊断,可采用下述检查该患者经检查显示肿瘤为实质性包块,范围在颈部中段,界限明晰,包膜清楚,与周围大血管无直接关联,则下述诊断中最可能的是若该患者诊断为咽旁间隙肿瘤拟行手术治疗,最合适的手术径路是
- 患者女,47岁,主诉咽部不适、异物感1年,不伴疼痛及发热,无吞咽障碍及声撕,初诊见左咽侧隆起,鼻咽及喉部未见新生物。初步考虑可能的疾患是该患者如果出现左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及眼球内陷表明为明确诊断,可采用下述检查该患者经检查显示肿瘤为实质性包块,范围在颈部中段,界限明晰,包膜清楚,与周围大血管无直接关联,则下述诊断中最可能的是
- 患者女,47岁,主诉咽部不适、异物感1年,不伴疼痛及发热,无吞咽障碍及声撕,初诊见左咽侧隆起,鼻咽及喉部未见新生物。初步考虑可能的疾患是该患者如果出现左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及眼球内陷表明为明确诊断,可采用下述检查该患者经检查显示肿瘤为实质性包块,范围在颈部中段,界限明晰,包膜清楚,与周围大血管无直接关联,则下述诊断中最可能的是若该患者诊断为咽旁间隙肿瘤拟行手术治疗,最合适的手术径路是该患者若病情继续发展,有可能造成的功能障碍包括
- 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 患者,男,65岁。因咳嗽、咳黄痰、呼吸困难1周,伴头痛、烦躁2天入院。1年前因“食管癌”行放疗及化疗。现咳痰无力。查体:体温36.3℃,脉搏9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5/80mmHg,消瘦。口唇发绀,可闻及喉部痰鸣音。气管右偏。右肺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消失、语颤减弱,左肺闻及粗湿啰音。急诊应做的检查(检查回报:血清钾3.85mmol/L,钠140.4mmol/L,氯1047mmol/L,钙2.26mmol/L。血气分析:pH7.32,PCO2 51mmHg,PO2 46mmHg,AB 30.9mmol/L。血常规:WBC 8.1×109/L,N%81.6%。胸片提示右肺密度均匀增高,气管、心影右移。B超:右侧胸腔中等量胸腔积液。)此时诊断考虑目前处理提示:经处理,烦躁有所缓解。听诊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双下肺闻及湿啰音。复査血气分析:pH7.36,PCO2 42mmHg,PO2 55mmHg,AB 29.8mol/L。胸片:右肺部分复张,右下肺片絮状阴影,右侧液气胸,肺压缩约23%。目前处理处理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行的检查有提示: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纤支镜见双侧支气管管腔内黄绿色黏性分泌物,未见新生物阻塞管腔。胸部CT:双肺散在渗出性病变,右侧少量液气胸。血肿瘤标志物正常。选用最为恰当的抗生素为
- 常见的喉纤维瘤发生部位是
- 纤维血管瘤的好发部位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