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是
- A: 溃疡组织释出多量组织凝血酶原
- B: 溃疡处动脉内膜炎致内膜粗糙
- C: 溃疡处动脉血流缓慢
- D: 溃疡处纤维化使动脉内血流不规则
- E: 胃液促进凝血过程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
- 男性,50岁,上腹部持续闷痛半年,伴食欲减退,半个月来持续黑便2次/日,量不多,血压正常,胃镜检查:胃窦部有直径4.0cm,不规则溃疡,底不平。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性,50岁,上腹部持续闷痛半年,伴食欲减退,半个月来持续黑便2次/日,量不多,血压正常,胃镜检查:胃窦部有直径4.0cm,不规则溃疡,底不平。最可能的诊断是胃癌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 男性,44岁,上腹隐痛6年,加重10日。近7日呕吐,呕出物呈棕褐色,同时大便呈柏油样。24小时前患者突发腹部剧痛,烦躁不安,逐渐神志不清,四肢发凉,急症入院。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所见:腹腔内有棕褐色的浑浊液体约1L。在胃窦和小弯侧距幽门3cm处有一椭圆形溃疡,直径2.5cm,深0.7cm,溃疡底有一黄豆大贯通口,肠腔内含有柏油样粪块。镜检:溃疡底分4层,溃疡边缘黏膜上皮无明显异常。该病的诊断应是
- 男性,44岁。上腹隐痛6年,加重10天。近7天呕吐,呕出物呈棕褐色。同时大便呈柏油样。24小时前患者突发腹部剧痛,烦躁不安,逐渐神志不清,四肢发凉,急症入院。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所见:腹腔内有棕褐色的浑浊液体约1L。在胃窦和小弯侧距幽门3cm处有一椭圆形溃疡,直径2.5cm,深0.7cm,溃疡底有一黄豆大贯通口,肠腔内含有柏油样粪块。镜检:溃疡底分四层,溃疡边缘黏膜上皮无明显异常。该病的诊断应是
- 女性,45岁。主因上腹部不适、呕血1次入院。既往胃溃疡病史15年,无肝炎病史。查体:T38℃,P110次/分,R24次/分,BP100/65mmHg。患者轻度烦躁,皮肤、巩膜苍白,上腹部压痛不明显。为明确诊断,应检查的项目包括下一步的诊疗措施是(提示:血常规示WBC10.5×109/L,N0.76,Hb80g/L;血生化、腹部X线平片和B超结果正常。立即给予补液、广谱抗生素治疗)应采取的进一步治疗包括(提示:经积极补液、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改善,无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T38.3℃,P126次/分,R28次/分,BP80/45mmHg。急诊胃镜下可见胃小弯侧约1cm×0.5cm溃疡,隆起于胃黏膜表面,周围黏膜僵硬、中断,底部组织坏死,可见鲜红色血随脉搏波动涌出)
- 慢性胃溃疡病溃疡底部结构不包括
- 胃溃疡病时,溃疡底部的镜下改变可有
- 女性,48岁,因“腹痛、腹泻半年,加重伴呕吐15日”来诊。患者频繁呕吐,夜间吐酸性液约1500ml,腹泻10余次,为黄色稀水样便,伴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查体:BP100/60mmH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压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为明确诊断应立即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下一步治疗应包括(提示:实验室检查:血钾3.0mmol/L;血清胃泌素500pg/ml;胃液pH3.2。胃镜:食管多处糜烂及陈旧性出血,胃底黏膜粗大、肥厚,胃窦部黏膜明显充血,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可见数处大小不等糜烂及溃疡)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