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置换术时,一般来讲人工瓣膜与术中测量的瓣口直径作比较应是
- A: 小4mm
- B: 小2mm
- C: 一样大
- D: 大2mm
- E: 大4mm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发生于瓣膜置换术后多长时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定义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高检出率的医疗机构,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时,为预防MRSA感染,可选用
- 男性,65岁。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二尖瓣)狭窄15年,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后6小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吸入FiO275%,患者烦躁,PaO275kPa,心率100次/分,血压14/10kPa(105/75mmHg)。此时考虑病情应是
- 男性,65岁。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二尖瓣)狭窄15年,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后6小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吸入FiO275%,患者烦躁,PaO275kPa,心率100次/分,血压14/10kPa(105/75mmHg)。此时考虑病情应是应采取呼吸治疗的方案是
- 患者男,70岁,74kg。13年前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入院前两个月出现过短暂头晕;一周前自己突然闻及响亮的心脏杂音同时伴有胸闷、气促、尿少、乏力等症状;查体心尖部闻及Ⅲ级鸥鸣样收缩期杂音。心功能Ⅲ〜Ⅳ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部X片示:两肺淤血并间质性肺水肿,右上腔静脉影增宽,肺容积缩小,心脏呈二尖瓣-主动脉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生物瓣撕裂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该患者影像学检查心脏形态改变主要为
- 患者男,70岁,74kg。13年前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入院前两个月出现过短暂头晕;一周前自己突然闻及响亮的心脏杂音同时伴有胸闷、气促、尿少、乏力等症状;查体心尖部闻及Ⅲ级鸥鸣样收缩期杂音。心功能Ⅲ〜Ⅳ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部X片示:两肺淤血并间质性肺水肿,右上腔静脉影增宽,肺容积缩小,心脏呈二尖瓣-主动脉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生物瓣撕裂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该患者影像学检查心脏形态改变主要为进一步检查可发现该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术中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血流动力学调控,可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下列措施有利于维持患者心输出量的是该患者瓣膜置换术后能迅速改善的是
- 患者男,70岁,74kg。13年前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入院前两个月出现过短暂头晕;一周前自己突然闻及响亮的心脏杂音同时伴有胸闷、气促、尿少、乏力等症状;查体心尖部闻及Ⅲ级鸥鸣样收缩期杂音。心功能Ⅲ〜Ⅳ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部X片示:两肺淤血并间质性肺水肿,右上腔静脉影增宽,肺容积缩小,心脏呈二尖瓣-主动脉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生物瓣撕裂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该患者影像学检查心脏形态改变主要为进一步检查可发现
- 患者男,70岁,74kg。13年前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入院前两个月出现过短暂头晕;一周前自己突然闻及响亮的心脏杂音同时伴有胸闷、气促、尿少、乏力等症状;查体心尖部闻及Ⅲ级鸥鸣样收缩期杂音。心功能Ⅲ〜Ⅳ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部X片示:两肺淤血并间质性肺水肿,右上腔静脉影增宽,肺容积缩小,心脏呈二尖瓣-主动脉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生物瓣撕裂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该患者影像学检查心脏形态改变主要为进一步检查可发现该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
- 男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胸闷气短半年伴晕厥4天。患者半年前常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4天前上体育课时晕厥一次。当地医院心脏B超检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口0.5cm2”,经治疗好转。查体:T36.2℃,P86次/min,R21次/分,BP120/70mmHg。神清,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6次/分,律整,心音低钝,主动脉瓣区闻4/6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主动脉狭窄患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最主要手术指征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