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中肾小管上皮细胞来自于
- A: 输尿管
- B: 肾盂
- C: 膀胱
- D: 尿道
- E: 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尿液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多常提示
- 患者,女性,35岁。间歇双肾区绞痛半年。尿检RBC15个/HP。B超示右肾中度积水,左肾上盏2cm大小结石1枚,上盏轻度积水。尿路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右输尿管中段结石,直径约1.5cm大小;右肾积水,功能减退;左肾上盏结石2cm,左肾功能好。首先考虑的处理是
- 患者男,56岁,因“浮肿2个月”来诊。如果肾活检病理报告为:肾穿刺组织见35个肾小球,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节段性钉突形成,上皮下嗜复红颗粒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灶状萎缩,肾间质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病理诊断为如果该病人BP150/90mmHg,24小时尿量为1200ml,应给予哪些治疗如果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考虑哪些并发症
- 男性,35岁,因体检时尿液检查发现蛋白尿(++)、红细胞0~5个/HP,颗粒管型0~1个/HP入院检查。入院尿检又发现有脂肪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0.98g。体检发现下腹部皮肤有串样暗红色血管扩张、眼结膜和眼底血管扩张,血压中度增高,心界向左下扩大。血液生化检查肾功能正常,α-半乳糖苷酶A活性明显降低。肾活检见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大呈泡沫细胞状。此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性,16岁,骤起严重水肿入院,血压正常,腹水征(+),尿蛋白(++++),红细胞0~2个/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6g,血Cr100μmol/L,血C3、CH50正常,血白蛋白24g/L,入院后予泼尼松每日40mg口服,2周后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免疫荧光检查(-),电镜下见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治疗6周后蛋白尿明显减少,8周后完全缓解。[假设信息]如患者确诊为狼疮肾炎,下列治疗中哪项是错误的
- 患者,男性,52岁。左输尿管上段结石伴肾积水5个月余,结石大小1.8cm×0.8cm,左肾区痛伴发热一周。T:39℃,血常规: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92%,尿常规:红、白细胞满视野。经抗炎等药物治疗无效时,采取下列哪种措施是最正确的
- 女性,50岁。因尿毒症行肾移植术,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每天尿量800ml左右,肌酐800μmol/L。术后第8天行移植肾穿刺活检,诊断为ATN。现患者口服抗排斥药物为CsA,MMF和Pred。目前的治疗宜采取CsA最佳的服用剂量应为按ATN正规治疗30天,移植肾穿刺活检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轻至中度水肿、变性,肾小球形态正常,肾间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根据患者目前情况,治疗首先应采取
- 男性,16岁,骤起严重水肿入院,血压正常,腹水征(+),尿蛋白(++++),红细胞0~2个/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6g,血Cr100μmol/L,血C3、CH50正常,血白蛋白24g/L,入院后予泼尼松每日40mg口服,2周后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免疫荧光检查(-),电镜下见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治疗6周后蛋白尿明显减少,8周后完全缓解。本例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本例病理诊断应为[假设信息]如患者确诊为狼疮肾炎,下列治疗中哪项是错误的
- 男性,16岁,骤起严重水肿入院,血压正常,腹水征(+),尿蛋白(++++),红细胞0~2个/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6g,血Cr100μmol/L,血C3、CH50正常,血白蛋白24g/L,入院后予泼尼松每日40mg口服,2周后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免疫荧光检查(-),电镜下见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治疗6周后蛋白尿明显减少,8周后完全缓解。本例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本例病理诊断应为[假设信息]如患者确诊为狼疮肾炎,下列治疗中哪项是错误的病人尿蛋白转阴性后仍用泼尼松每日40mg,至第11周蛋白尿又增至6g/d,下列哪项考虑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