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疹的特征性特点是
- A: 风团样丘疹
- B: 结节
- C: 蚁行感
- D: 奇痒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一组以风团样丘疹、结节、奇痒为特征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疾病可能是
- 患儿,男性,9岁。因“双下肢皮疹伴剧烈瘙痒1天”就诊。患儿1天前去野外郊游,后于双下肢出现多个红色皮疹,剧烈瘙痒。査体:双下肢多发淡红色纺锤形坚实斑丘疹,个别皮疹顶端见张力性疱,尼氏征(一),皮损无破溃。 针对该患者皮疹特点,目前最适宜的局部外用处理为
- 患儿,男性,9岁。因“双下肢皮疹伴剧烈瘙痒1天”就诊。患儿1天前去野外郊游,后于双下肢出现多个红色皮疹,剧烈瘙痒。査体:双下肢多发淡红色纺锤形坚实斑丘疹,个别皮疹顶端见张力性疱,尼氏征(一),皮损无破溃。 根据其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考虑该病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为针对该患者皮疹特点,目前最适宜的局部外用处理为
- 患者,女性,36岁。主因发现外阴部皮疹2个月余就诊。近期内白带较多,皮损处不痛不痒,否认不洁性接触史。查体:小阴唇内侧可见针尖至粟粒大小的近肤色的小丘疹,散在的息肉状小丘疹呈线状排列,呈绒毛状外观。 本病具有的特征是
- 患者,女性,36岁。主因发现外阴部皮疹2个月余就诊。近期内白带较多,皮损处不痛不痒,否认不洁性接触史。查体:小阴唇内侧可见针尖至粟粒大小的近肤色的小丘疹,散在的息肉状小丘疹呈线状排列,呈绒毛状外观。 最可能的诊断是本病具有的特征是
- 患者,女性,36岁。主因发现外阴部皮疹2个月余就诊。近期内白带较多,皮损处不痛不痒,否认不洁性接触史。查体:小阴唇内侧可见针尖至粟粒大小的近肤色的小丘疹,散在的息肉状小丘疹呈线状排列,呈绒毛状外观。 最可能的诊断是本病具有的特征是目前的主要处理是
- 患者,男性,42岁。全身反复丘疹、结节8年余。病初双上肢出现绿豆大小的淡红色丘疹,渐增大,其顶部逐渐形成黑色痂,无痛和瘙痒,数周后自行消退,局部留下色素沉着。近来躯干和四肢成批出现丘疹。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系统检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颈及四肢散在2-10mm大小的淡红色丘疹、结节,部分结节顶端有淡褐色痂,除痂后可见小的凹陷。实验室检查:WBC7×109/L,N65%,L20%,EOS3%;RBC4.3×1012/L,ESR20mm/h。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最可能的诊断是与该病发病有关的因素包括该病确诊后,可选择治疗方法是该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
- 患者女,28岁。全身皮疹反复发作3年,伴瘙痒。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小腿出现红斑、丘疹,搔抓后有少许鳞屑,感瘙痒,未予重视,自行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后皮疹消退,但停药后皮疹复现。此后患者皮疹反复发作,尤其秋冬季及冬春季交替时明显,每次均自行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疹消退后停药,未作进一步的诊治。1年前饮酒后病情加重,皮疹增多,渐波及全身,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予相关治疗后病情能控制,但皮疹反复发作,遂求诊于我科。既往史无特殊。查体:头部见红斑、丘疹,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见束状发;躯干、四肢伸侧见广泛分布的红斑、丘疹、斑块,上覆多层鳞屑,剥去鳞屑后见淡红色薄膜及点状出血。指(趾)甲呈“顶针样”凹陷。同形反应阳性。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颗粒层减少,棘层增厚,表皮突整齐向下延伸;真皮乳头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针对该患者的上述情况,最可能的诊断是在下列症状、体征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 患者,男性,25岁。躯干四肢多发性色素沉着斑1年。1年前躯干部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散在的、指甲至钱币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青灰色斑,表面光滑无鳞屑,不痒。后色斑逐渐增多、增大,累及四肢,互不融合。发病后诊断考虑色素性荨麻疹,先后口服多种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中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疗效不明显。如果诊断为色素性荨麻疹,患者最合适的检查方法是如果患者Darier征阴性,组织病理最需要进行的特殊染色是如果患者Darier征阴性,吉姆萨染色也阴性,诊断最可能的疾病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