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动脉的大部分闭锁,近侧段保留,分别形成
- A: 脐侧韧带,膀胱下动脉
- B: 脐侧韧带,膀胱上动脉
- C: 脐侧韧带,膀胱中动脉
- D: 肝圆韧带,膀胱上动脉
- E: 动脉韧带,膀胱下动脉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儿,5岁。突发脐周剧痛,频繁呕吐,呕吐物中可见1条蛔虫,腹部可扪及柔软可移动团块,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患者男性,65岁。活动后突然腹痛、双下肢疼痛、不能行走急诊入院。查体:T37.2℃,P90〜110次/分,R16次/分,BP150/90mmHg。脐以下腹部及双下肢多处皮肤瘀斑,皮温低,房颤心律,腹部未触及搏动性肿块,无压痛,双股、足背动脉未触及。大小便正常。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男性,65岁。活动后突然腹痛、双下肢疼痛、不能行走急诊入院。查体:T37.2℃,P90〜110次/分,R16次/分,BP150/90mmHg。脐以下腹部及双下肢多处皮肤瘀斑,皮温低,房颤心律,腹部未触及搏动性肿块,无压痛,双股、足背动脉未触及。大小便正常。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为确定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
- 男,25岁,饭后劳动时突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向背部放射,频繁呕吐,起病后12小时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0℃,脉搏120次/分,血压86/60mmHg,脐左上方可扪及一局限性包块,局部肌稍紧张。实验室检查:WBC18.2×10^9/L,N0.86,L0.14,血清淀粉酶126索氏单位。腹部透视:可见突出孤立肠袢,大的气液平面。其诊断最可能是
- 患者男性,65岁。活动后突然腹痛、双下肢疼痛、不能行走急诊入院。查体:T37.2℃,P90〜110次/分,R16次/分,BP150/90mmHg。脐以下腹部及双下肢多处皮肤瘀斑,皮温低,房颤心律,腹部未触及搏动性肿块,无压痛,双股、足背动脉未触及。大小便正常。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为确定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下列不属于该病临床特点的是
- 男,25岁,饭后劳动时突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频繁呕吐,起病后12小时急诊入院。体查:体温37.8℃,脉搏120次/分,血压11/8kPa(83/60mmHg),脐左上方可扪及一局限性包块,局部肌肉稍紧张。实验室检查:WBC18.2×109/L,N0.86,L0.14,血清淀粉酶126索氏单位。腹部透视:可见突出孤立肠袢,大的气液平面。其诊断最可能的是
- 男性,30岁,饭后劳动时突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向背部放射,频繁呕吐,起病后12小时急诊入院。查体:体温 37.8℃,脉搏120次/分,血压86/60mmHg,脐左上方可扪及一局限包块,局部肌肉稍紧张。实验室检查: WBC 18.2×109/L,中性粒细胞86%,血清淀粉酶126索氏单位。腹部透视:可见突出孤立肠袢,大的气液平面。其诊断最可能是
- 男,25岁,饭后劳动时突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向背部放射,频繁呕吐,起病后12小时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120次/分,血压11/8kPa(86/60mmHg),脐左上方可扪及一局限性包块,局部肌肉稍紧张。实验室检查:WBC18.2×109/L,N 0.86,L 0.14,血清淀粉酶126索氏单位%。腹部透视:可见突出孤立肠袢,大的气液平面。其诊断最可能是
- 男性,30岁,午后工作时突感脐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向腰部放射,伴有频繁的呕吐,2天后因病情加重被送来急诊。体格检查体温35.6℃,血压12/9kPa,脉搏120次/分,呼吸32次/分,痛苦面容,眼眶凹陷,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呼吸急促深大,腹部膨隆,无胃肠型,全腹明显压痛,伴肌紧张及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呈阳性,肠鸣音极弱,未闻及气过水声及金属音。拟诊为急性腹膜炎,休克。其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