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确定下肢三阴经穴纵向距离的骨度分寸有
- A: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 B: 胫骨内侧下方至内踝尖
- C: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 D: 腘横纹至外踝尖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79岁,半年前偶然发现脐左侧包块,无其他症状,两便正常。体格检查脐左侧可扪及一大小为6cm×8cm×7cm搏动性肿物,闻及收缩期杂音Ⅱ度。既往有高血压史20多年,无外伤史。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拟诊为如果该病例伴有左下肢跛行,体格检查最可能发现是如果该病例体格检查发现肿块上极位于肋弓下2.5横指,那么腹主动脉瘤位置很可能是为进一步确定动脉瘤位置、大小、范围,附壁血栓以及左侧髂动脉以下病变情况,最简便的检查方法是若需确定腹主动脉瘤与各内脏动脉的关系,最常选用下列哪项检查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诊断已确定,向病人说明手术的最主要目的
- 男性,79岁,半年前偶然发现脐左侧包块,无其他症状,两便正常。体格检查脐左侧可扪及一大小为6cm×8cm×7cm搏动性肿物,闻及收缩期杂音Ⅱ度。既往有高血压史20多年,无外伤史。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拟诊为如果该病例伴有左下肢跛行,体格检查最可能发现是如果该病例体格检查发现肿块上极位于肋弓下2.5横指,那么腹主动脉瘤位置很可能是为进一步确定动脉瘤位置、大小、范围,附壁血栓以及左侧髂动脉以下病变情况,最简便的检查方法是若需确定腹主动脉瘤与各内脏动脉的关系,最常选用下列哪项检查
- 女性,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分,R20次/分,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进一步定性试验包括(提示:入院后检查:血钠143mmol/L,钾3.0mmol/L。血气分析:pH7.48,PCO243.6mmHg,HCO3-29.3mmol/L,SBE4.2mmol/L。24小时尿钾42mmol)
- 女性,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分,R20次/分,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进一步定性试验包括(提示:入院后检查:血钠143mmol/L,钾3.0mmol/L。血气分析:pH7.48,PCO243.6mmHg,HCO3-29.3mmol/L,SBE4.2mmol/L。24小时尿钾42mmol)为明确定位诊断可选择的检查是[提示:24小时UFC:68μg;卧、立位醛固酮试验结果:卧位醛固酮13.77ng/dl,肾素活性0.11ng/(ml·h),立位醛固酮14.12ng/dl,肾素活性0.08ng/(ml·h),Captopril服药前醛固酮14.42ng/dl,肾素活性0.24ng/(ml·h),服药后醛固酮13.13ng/dl,肾素活性0.26ng/(ml·h)]
- 确定下肢静脉曲张能否手术,必须明确
- 11岁男孩,内蒙古人,因“间歇性四肢乏力伴头昏1年余”就诊,发作时以双下肢及左上肢为甚,伴左手阵发性麻木不适,出冷汗及头昏、头痛,无肢体抽搐,无呕吐、发热,在当地医院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后缓解。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未发现皮下囊肿,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思维反应稍迟钝,眼底视乳头边界欠清,四肢肌力5级,肌容积正常,双下肢肌张力稍高,双上肢轮替运动欠灵活,以左侧明显,四肢腱反射稍活跃,病理征阴性。采集病史需重点了解的是患儿曾食“米猪肉”,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病接触史。需要完善的检查是血和脑脊液囊尾蚴抗体(ELISA法)均阳性。脑电图示局灶慢波,无癫痫波。血常规:WBC4.5×109/L,中性粒细胞17%。头颅MRI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弥漫性分布的长T1、长T2信号,位于皮质、脑室旁、小脑等部位,直径小于0.9cm×0.9cm,增强扫描有环行强化。目前的诊断考虑为患儿影像学提示颅内多发囊性病变,多发的长T1、长T2周围伴环形强化,临床上有头昏、头痛等颅内高压表现且出现发作性症状,脑脊液囊尾蚴抗体阳性,脑囊尾蚴病诊断明确,眼底检查未发现眼部囊尾蚴病变。决定给予杀虫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是治疗初始阶段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左手麻木发作频繁,BP135/90mmHg。需加用的治疗是
- 骨折固定时,使用器材行外固定时,下肢骨折跨( )
- 11岁男孩,内蒙古人,因“间歇性四肢乏力伴头昏1年余”就诊,发作时以双下肢及左上肢为甚,伴左手阵发性麻木不适,出冷汗及头昏、头痛,无肢体抽搐,无呕吐、发热,在当地医院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后缓解。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未发现皮下囊肿,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思维反应稍迟钝,眼底视乳头边界欠清,四肢肌力5级,肌容积正常,双下肢肌张力稍高,双上肢轮替运动欠灵活,以左侧明显,四肢腱反射稍活跃,病理征阴性。采集病史需重点了解的是患儿曾食“米猪肉”,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病接触史。需要完善的检查是血和脑脊液囊尾蚴抗体(ELISA法)均阳性。脑电图示局灶慢波,无癫痫波。血常规:WBC 4.5×109/L,中性粒细胞17%。头颅MRI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弥漫性分布的长T1、长T2信号,位于皮质、脑室旁、小脑等部位,直径小于0.9cm×0.9cm,增强扫描有环行强化。目前的诊断考虑为患儿影像学提示颅内多发囊性病变,多发的长T1、长T2周围伴环形强化,临床上有头昏、头痛等颅内高压表现且出现发作性症状,脑脊液囊尾蚴抗体阳性,脑囊尾蚴病诊断明确,眼底检查未发现眼部囊尾蚴病变。决定给予杀虫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是
- 用百分位数确定医学正常值范围,适用于如下分布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