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下界降低最常见于
- A: 膈肌麻痹
- B: 阻塞性肺气肿
- C: 膈胸膜粘连
- D: 大量腹水
- E: 膈疝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48岁。心前区闷胀3周。查体:BP100/80mmHg,吸气时收缩压较吸气前下降15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弱,位于心浊音界左缘内侧。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清。肝肋下3cm。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性,35岁,腹胀大半年。体检:坐位颈静脉充盈,血压12/8kPa,心界不大心音低沉,心率92次/分,律整无杂音,肺清,腹膨降,肝肋下 5.0cm,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腹水比重1.016,血白蛋白23g/L,细胞总数100×10^6/ L,中性粒细胞50%,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65岁。间断咳嗽、咳痰10年,多于秋冬季发作,近3年来活动耐力逐渐下降,2天来再次出现可咳嗽,平地行走即感气短,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吸烟30余年,每日1包,查体:血压150/90mmHg,口唇略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侧肺下界位于肩胛线第11肋间,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降低,呼气相延长,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65岁,间断咳嗽、咳痰10年,多于秋冬季发作,近3年来活动耐力逐渐下降,2天来再次出现咳嗽,平地行走即感气短,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吸烟30余年,每日1包,查体血压150/90mmHg,口唇略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侧肺下界位于肩胛线第11肋间,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降低,呼气相延长,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65岁。间断咳嗽、咳痰10年,多于秋冬季发作,近3年来活动耐力逐渐下降,2天来再次出现可咳嗽,平地行走即感气短,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吸烟30余年,每日1包,查体:血压150/90mmHg,口唇略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侧肺下界位于肩胛线第11肋间,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降低,呼气相延长,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检查对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 男,65岁,间断咳嗽、咳痰10年,多于秋冬季发作,近3年来活动耐力逐渐下降,2天来再次出现咳嗽,平地行走即感气短,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吸烟30余年,每日1包,查体血压150/90mmHg,口唇略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侧肺下界位于肩胛线第11肋间,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降低,呼气相延长,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检查对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 男性,40岁,慢性咳嗽咳痰史10年,突发左侧胸痛1天,呈针刺样疼痛,向左肩部放射,伴有胸闷及气短,干咳,无发热。吸烟约10年,1包/天。查体:消瘦,神志清楚,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左下肺叩诊鼓音,左下肺呼吸音明显降低,右肺散在少量干啰音,心界叩诊不清,心率92次/分,律齐,无病理性杂音,双下肢不肿。最可能的疾病是
- 男,30岁。近2个月来感乏力、纳差、体重下降、低热,自测体温37.6~37.8℃,近来感心悸、气促、下肢浮肿。查体发现心界向两侧扩大,肝肋下2.5cm,轻触痛,下肢浮肿(+),尿蛋白(+);超声心动图示:中到大量心包积液;X线胸片示:心脏向两侧普遍性增大,心脏搏动减弱,右上肺有陈旧结核病灶。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65岁。间断咳嗽、咳痰10年,多于秋冬季发作,近3年来活动耐力逐渐下降,2天来再次出现可咳嗽,平地行走即感气短,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吸烟30余年,每日1包,查体:血压150/90mmHg,口唇略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侧肺下界位于肩胛线第11肋间,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降低,呼气相延长,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检查对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是为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下列措施中宜首先采取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