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热陷心包所致的高热、神昏、谵语,首选的药对是
- A: 石膏、知母
- B: 赤芍、青蒿
- C: 银柴胡、胡黄连
- D: 玄参、赤芍
- E: 连翘、黄连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治疗肺炎热陷心包证,应首选
- 女性,19岁。因发热、盗汗2月余,气促、双下肢水肿6日入院。查体:血压95/75mmHg,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弱,肝于肋下2横指扪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二度。X线示心影向两侧扩大。超声心动图示心包腔内液性暗区厚度2.0cm。初步诊断应考虑为下列哪项以下检查可明确病原学诊断的是患者心包腔穿刺液检查结果为比重1.019,蛋白质35g/L,细胞总数0.8×109/L(800/µl),红细胞0.3×109/L,白细胞0.5×109/L(800/µl),多核细胞0.30,单核细胞0.70,结合临床特点,此患者病因诊断最可能为以下治疗方法正确的是患者治疗1年后复诊仍有气促,双下肢水肿,査体时可闻及心包叩击音,X线胸片示心影偏小,此时最有可能发生了此时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是
- 女性,19岁。因发热、盗汗2月余,气促、双下肢水肿6日入院。查体:血压95/75mmHg,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弱,肝于肋下2横指扪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二度。X线示心影向两侧扩大。超声心动图示心包腔内液性暗区厚度2.0cm。初步诊断应考虑为下列哪项以下检查可明确病原学诊断的是患者心包腔穿刺液检查结果为比重1.019,蛋白质35g/L,细胞总数0.8×109/L(800/µl),红细胞0.3×109/L,白细胞0.5×109/L(800/µl),多核细胞0.30,单核细胞0.70,结合临床特点,此患者病因诊断最可能为以下治疗方法正确的是患者治疗1年后复诊仍有气促,双下肢水肿,査体时可闻及心包叩击音,X线胸片示心影偏小,此时最有可能发生了
- 女性,19岁。因发热、盗汗2月余,气促、双下肢水肿6日入院。查体:血压95/75mmHg,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弱,肝于肋下2横指扪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二度。X线示心影向两侧扩大。超声心动图示心包腔内液性暗区厚度2.0cm。初步诊断应考虑为下列哪项以下检查可明确病原学诊断的是患者心包腔穿刺液检查结果为比重1.019,蛋白质35g/L,细胞总数0.8×109/L(800/µl),红细胞0.3×109/L,白细胞0.5×109/L(800/µl),多核细胞0.30,单核细胞0.70,结合临床特点,此患者病因诊断最可能为以下治疗方法正确的是
- 风温热陷心包的证候是
- 患儿6个月,腹泻2天,每天大便10~20次,黄色稀水便。起病时呕吐较重,伴发热T38.2C,声咳,流涕。来诊前4个小时未排尿。体格检查:T37.4C,P128次/分,体重5.8kg,精神萎靡,前囟及眼窝明显凹陷,咽赤,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包块,无固定压痛,皮肤弹性极差,肢冷。实验室检查:WBC6.7×109/L,分数L62%S38%,便常规:WBC0-2/HP,余正常。该患儿经第一阶段输液失水纠正后,在继续补液过程中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心率140次/分,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膝反射未引出。应选用何种治疗?
- 风温热陷心包的症状可见
- 患儿女性,9岁。因水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颜面及四肢水肿消退,而腹胀日益加重,出现持续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既往健康。家族无相似病人。体检:营养欠佳,发育中等,精神差,颜面不肿,双下肢中凹陷性水肿。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未触及,未及异常包块,余无特殊。给予病人综合抗凝治疗,包括输注蝮蛇抗栓酶、尿激酶、肝素。口服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等,1周后患儿腹水渐减,临床症状随之好转。但经过泼尼松45mg/d,分次服用,共8周的治疗,复査尿常规:尿蛋白仍(+++),红细胞阴性。您认为患儿尿蛋白仍(+++)的原因是
- 适用于邪热内陷心包证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