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中,第二次突变发生在
- A: 体细胞
- B: 卵子
- C: 原癌细胞
- D: 癌细胞
- E: 精子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肿瘤发生的第二次突变的细胞是
- 小肠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起自幽门,下接续盲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呈“C”字形,包绕胰头,空、回肠之间无明显界限。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肝胰壶腹开口于剖腹探查确认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标志肠型伤寒易发生于胰头肿瘤患者出现黄疸,可能压迫
- 某青年女性患腮腺肿瘤,并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医生认定必须做根治手术。由于手术可能影响外观,家长拒绝该手术,要求医生采用既可根治又不影响外观的手术。医生说明情况只能尽最大努力,不能保证尽善尽美,家长同意后手术。术后一切情况正常。但10个月后肿瘤复发,需第二次手术,难度增大。家长认定是第二次手术不彻底所导致,要求追究医生责任。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分析,对该案例医生是否应该负道德责任,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应是
- 某青年女性患腮腺肿瘤,并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医生认定必须做根治手术。由于手术可能影响外观,家长拒绝该手术,要求医生采用既可根治又不影响外观的手术。医生说明情况,只能尽最大努力,不能保证尽善尽美,家长同意后手术。术后一切情况正常。但10个月后肿瘤复发,需第二次手术,难度增大。家长认定是第一次手术不彻底所导致,要求追究医生责任。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分析,对该案例医生是否应该负道德责任,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应是
- 男性,22岁,因“骨痛、身高变矮4年”来诊。4年前始有骨痛,身高变矮,曾在外院诊为“骨质疏松”,予补钙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提重物时发生左侧肱骨骨折,已治愈。近3年来,患者经常在两餐之间出现上腹痛,伴有反酸、嗳气及胃灼热。近半年来,间断头痛,视力下降。查体:BP100/70mmHg;身高165cm(2年前身高17Ocm);意识清楚;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脊柱胸椎后凸,四肢未见畸形。患者入院后应行的检查是下一步的检查是(提示:血钙2.8mmol/L,血磷0.7mmol/L。X线:广泛性骨质疏松,双手部分指骨可见局限性囊性骨质吸收,蝶鞍增大,伴骨质吸收破坏)应该优先做的进一步检查是(提示:胃镜示胃和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十二指肠肿物,反流性食管炎)目前诊断为(提示:血PTH升高。十二指肠肿物活检:胃泌素瘤。MRI:垂体瘤)患者的治疗包括[提示:血PRL286μg/L。MRI:垂体腺瘤(2.0cmxl.5cm)]
- 男性,22岁,因“骨痛、身高变矮4年”来诊。4年前始有骨痛,身高变矮,曾在外院诊为“骨质疏松”,予补钙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提重物时发生左侧肱骨骨折,已治愈。近3年来,患者经常在两餐之间出现上腹痛,伴有反酸、嗳气及胃灼热。近半年来,间断头痛,视力下降。查体:BP100/70mmHg;身高165cm(2年前身高17Ocm);意识清楚;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脊柱胸椎后凸,四肢未见畸形。患者入院后应行的检查是下一步的检查是(提示:血钙2.8mmol/L,血磷0.7mmol/L。X线:广泛性骨质疏松,双手部分指骨可见局限性囊性骨质吸收,蝶鞍增大,伴骨质吸收破坏)应该优先做的进一步检查是(提示:胃镜示胃和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十二指肠肿物,反流性食管炎)目前诊断为(提示:血PTH升高。十二指肠肿物活检:胃泌素瘤。MRI:垂体瘤)
- 患者,男性,40岁。反复上腹部疼痛、腹泻、黑便15天入院。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多发溃疡;腹部CT示肝左外叶、肝右叶类圆形稍低密度灶,胰腺尾部见约4cm×4cm大小的低密度影。术中见肝脏表面多个0.5〜1.5cm大小的结节,胰尾部触及一包块,行胰尾切除,肝脏表面结节活检。病理检查所见:肿物4cm×4cm,边界尚清,切面肿瘤组织见坏死;镜下瘤细胞多为柱状,排列成小腺管样、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状。肝内结节组织形态与胰腺肿物相似。免疫组化:胃泌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胰多肽(—)、生长抑素(少数+)、VIP(—)。该病例的病理诊断确切的是
- 按肿瘤发生的部位不同,颅内肿瘤发生率最高的是
- 有关视网膜母细胞瘤第二原发肿瘤,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