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水剂的外文缩写是
- A: Add
- B: q.o.d
- C: iv.gtt
- D: Ad
- E: Aq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为预防甲氨蝶呤所致的肾毒性,在化疗期间,除大量水化和利尿外,还应同时给予的尿路保护剂是
- 患者男,30岁。因事故被热气体烧伤躯干前面和双上肢,患处水疱较小,可见网状栓塞血管,微痛,感觉较迟钝。其烧伤深度和面积为1周后合并感染,创口出现大量脓性物及坏死组织,应用紫外线治疗时其剂量为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是
- 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了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 3 种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 )周后,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 4 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
- 患者,女性,31岁。植物园春游2天后面颈部、双上肢皮疹,伴痒。无胸闷及呼吸困难。查体:面部、颈下V区、前臂伸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小水疱。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9×109L,余无异常。外用炉甘石洗剂2天皮损无消退,腰部及双下肢出现红斑和丘疱疹。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诊断考虑的疾病是
-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是体内生物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调血脂药物的重要作用靶点,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基本结构如下,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分子中都含有3,5-二羟基羧酸的药效团,有时3,5-二羟基羧酸的5-位羟基会与羧酸形成内酯,需在体内将内酯环水解后才能起效,可看作是前体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会引起肌肉疼痛或横纹肌溶解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需监护。除发生“拜斯亭事件”的药物以外,其他上市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并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综合而言,获益远大于风险。含有环A基本结构,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天然的前药型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含有环B基本结构,水溶性好,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临床上具有调血脂作用,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用于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④个全合成的含3,5-二羟基羧酸药效团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是
- 芳香水剂和醑剂有何不同?
- 不溶于水的粉剂(约30%~50%)与水混合而成的外用剂型称为
- 患者,女性,26岁,孕32周。躯干及四肢红色皮疹伴瘙痒20天。20天前患者腹部出现红色皮疹,逐渐增多,并蔓延至四肢,瘙痒明显,无发热及其他不适。查体:躯干及四肢广泛分布群集及散在的轻度水肿性红色斑疹和丘疹,伴有较多抓痕。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胆汁酸、ASO及CRP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对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患者外用炉甘石冼剂1周,躯干四肢皮疹未有好转,皮疹泛发全身,并且双手、足部出现较多张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阴性,眼部、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未见水疱和糜烂。发病前2周内无用药史。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11.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52%;淋巴细胞百分比为18%,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25%;皮疹镜检未见疥螨。为明确诊断,该患者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实验室检查是患者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表皮基底细胞灶性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层高度水肿,水疱形成,疱液及真皮浅层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皮肤基底膜带处C3呈线状均匀沉积,未见IgG、IgA和IgM沉积。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外周血中未检测到与正常人表皮棘细胞间成分或皮肤基底膜带成分相结合的IgG型自身抗体。对该患者诊断考虑的疾病是
- 病人,女,18岁,在校学生。主诉皮肤瘙痒一个月。发病起始时,发现两手指间皮肤发红,有针尖大小的小点,痒感,以为与使用清洁剂有关。在改用其他的类型清洁剂之后,仍感瘙痒,而且瘙痒部位扩展到手背、腕部、肘窝、腋下、乳房下、背部,以为缺乏维生素,服用多种维生素后仍不见效,痒感加重,夜间尤甚,遂来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在手背、腕部和臂部有脱皮现象,乳房下和背部有丘疹皮损,可见发亮的小水疱和线状红色病变。血液常规化验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其余均正常。刮取线状红疹部镜检,发现圆形乳白色虫体,虫体长约0.2-0.4m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