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鼻炎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A: 鼻腔滴用的药物中含有腐蚀剂
- B: 鼻腔黏膜对药物产生I型变态反应
- C: 鼻腔黏膜对药物产生排斥反应
- D: 血管收缩剂使鼻黏膜血管出现反跳性扩张
- E: 药物中含有糖皮质激素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女,14岁,因双侧鼻塞、流涕伴口臭12天,持续性咳嗽1天前来就诊。自述最近1~2天鼻涕有轻微脓性。否认发热、视觉改变、鼻出血、头痛症状。患者自述曾尝试使用非处方的鼻充血缓解药和感冒药后,症状无改善。否认头颈部手术史,否认药物及环境过敏史。患者诊断为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BRS),以下方案中哪项为合理的首选治疗方案?
- 患者,女,34岁,哮喘患者,平时规律使用吸入激素,偶有需要使用短效β-受体激动药治疗,症状控制较满意。近来过敏性鼻炎发作,喘息症状出现波动。此时为加强抗炎效果,宜首先选择的药物是
- 女,34岁。哮喘患者。平时规律使用吸入激素,偶有需要使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治疗,症状控制较满意。进来过敏性鼻炎发作,喘息症状出现波动,此时为加强抗炎效果,宜首先选择的药物是
- 女,34岁。哮喘患者。平时规律使用吸入激素,偶有需要使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治疗,症状控制较满意。近来过敏性鼻炎发作,喘息症状出现波动。此时为加强抗炎效果,宜首先选择的药物是( )。
- 男性,56岁,既往鼻窦炎5年,低热、咳嗽5个月,CT发现左侧肺内空洞结节影,血沉60mm/h,尿常规:尿蛋白(++),潜血(++),ANA(-),c-ANCA(+),痰涂片、培养(-),予以抗结核治疗3个月复查肺内病变加重。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最合适的药物治疗是
- 患儿,男性,10岁。自2岁开始反复出现四肢屈侧、颈前区皮疹伴有瘙痒,外用药物治疗后可缓解,病程中伴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性病科专科检查见四肢关节屈侧、颈前区淡褐色浸润性斑块,轻度苔藓化,上覆少许干燥鳞屑。该患者诊断可能性最大为
- 患儿,男性,10岁。自2岁开始反复出现四肢屈侧、颈前区皮疹伴有瘙痒,外用药物治疗后可缓解,病程中伴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专科检查见四肢关节屈侧、颈前区淡褐色浸润性斑块,轻度苔藓化,上覆少许干燥鳞屑。 该患者诊断可能性最大为
- 患儿,男性,10岁。自2岁开始反复出现四肢屈侧、颈前区皮疹伴有瘙痒,外用药物治疗后可缓解,病程中伴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专科检查见四肢关节屈侧、颈前区淡褐色浸润性斑块,轻度苔藓化,上覆少许干燥鳞屑。 此类患者外周血常规中增高的是
- 12岁女孩,因咳嗽5个月来诊,无发热,咳嗽以晨起、临睡前明显,为阵发性连咳。已多次服用头孢类、阿奇霉素药物无效。幼年有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否认异物吸入史。提示:查体:营养发育可,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提示: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稍增多,肺功能检查及舒张试验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皮肤过敏原针刺试验为对屋尘螨过敏。)为明确诊断,首先应做的检查项目包括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