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出哮喘之名的医家是
- A: 华佗
- B: 张仲景
- C: 李东垣
- D: 朱丹溪
- E: 刘完素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金元以前哮与喘混称,明以后首先提出哮与喘当为二个不同病证的医著是
- 首先提出“哮喘专主于痰”及已发攻邪为主,未发扶正为主的古代医家为何人?
- 男性,57岁,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在哮喘发作过程中,突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右脚剧痛。对上述患者首先要观察的项目是哪些(提示:术后第3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发绀、大汗、胸闷)
- 男性,57岁,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在哮喘发作过程中,突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右脚剧痛。对上述患者首先要观察的项目是哪些(提示:术后第3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发绀、大汗、胸闷)对上述患者应急处理措施是(提示:术后第4日,搬动患者时,胸腔引流管不慎滑出胸腔)
- 男性,57岁,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在哮喘发作过程中,突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右脚剧痛。对上述患者首先要观察的项目是哪些(提示:术后第3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发绀、大汗、胸闷)对上述患者应急处理措施是(提示:术后第4日,搬动患者时,胸腔引流管不慎滑出胸腔)拔管的最佳时机是(提示:术后第6日,病情好转,考虑给患者拔管)
- 男性,57岁,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在哮喘发作过程中,突然出现极度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右脚剧痛。对上述患者首先要观察的项目是哪些(提示:术后第3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发绀、大汗、胸闷)对上述患者应急处理措施是(提示:术后第4日,搬动患者时,胸腔引流管不慎滑出胸腔)拔管的最佳时机是(提示:术后第6日,病情好转,考虑给患者拔管)拔管后主要注意观察些什么项目
- 女,48岁。反复咳嗽、胸闷、气喘30年。平素口服氨茶碱及“止咳祛痰”中药治疗,症状控制不理想。近1周来症状再次出现。查体:P86次/分,R24次/分,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动脉血气分析示:pH7.46,PaCO2mmHg,PaO264mmHg,HCO3-19.3mmol/L。该患者目前血气分析检验结果提示低氧血症合并对该患者首选的药物治疗是为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应首先推荐的方法是
- 女,48岁。反复咳嗽、胸闷、气喘30年。平素口服氨茶碱及“止咳祛痰”中药治疗,症状控制不理想。近1周来症状再次出现。查体:P86次/分,R24次/分,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动脉血气分析示:pH7.46,PaCO2mmHg,PaO264mmHg,HCO3-19.3mmol/L。该患者目前血气分析检验结果提示低氧血症合并对该患者首选的药物治疗是为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应首先推荐的方法是患者2小时前突发呼吸困难加重。查体:意识清楚,端坐呼吸,双肺呼吸音低,呼气相延长,可闻及低调哮鸣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动脉血气(鼻导管吸氧5升/分)示pH7.31,PaCO252mmHg,PaO253mmHg,HCO3-23mmol/L。目前首先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首先命名为“哮喘”的是( )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