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未定的肿瘤与性质未特指的肿瘤,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 A: 动态未定的肿瘤做了病理检查,性质未特指的肿瘤没做病理检查
- B: 性质未特指的肿瘤做了病理检查,动态未定的肿瘤没做病理检查
- C: 动态未定的肿瘤属于恶性肿瘤,性质未特指的肿瘤属于交界恶性
- D: 动态未定的肿瘤属于交界恶性,性质未特指的肿瘤属于良性肿瘤
- E: 两者之间没有区分的必要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根据动态的肿瘤分组,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编码为
- 女性,31岁,因反复气促、心悸5年,加重1天入院。查体:BP100/70mmHg,端坐位,呼吸急促,双颧及口唇发绀,双下肺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2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P2大于A2,心尖区可闻及低调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和开瓣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肋下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应尽快做的处理包括(提示:患者至急诊室后,心电监护提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25~135次/分,呼吸32次/分,血氧饱和度92%)此时可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约5天后患者心功能基本控制稳定,静息时心房颤动心室率降低至100~105次/分,但吃饭或床上活动后心室率仍可大于110次/分)关于进一步治疗措施正确的描述有(提示:治疗1周患者在药物控制下病情基本稳定,安静状态下无呼吸困难发作,心室率控制:静息时60~80次/分,床上轻度活动时90~100次/分。实验室检查血沉不快,C反应蛋白及抗链球菌溶血素阴性。超声心动图显示瓣叶无钙化,左心房内径64mm,无左心房血栓)
- 根据动态的肿瘤分组,描述为或假定为原发性的特指部位恶性肿瘤编码为
- 患者男,30岁。以“反复上腹隐痛2年,晕厥半小时”为主诉。患者2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饱胀感,反酸、胃灼热。半小时前突然自觉上腹部疼痛缓解,但出现头晕、乏力,有便意,排黄色软便,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并出现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无大小便失禁,神志很快转清。既往无类似情况发生。查体:HR:120次/分,BP:80/55mmHg,神志清楚,贫血貌,结膜及甲床苍白,四肢湿冷,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未闻及异常,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0次/分,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考虑该患者处于休克状态,以下哪些不是休克的病因患者入院后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1000ml,排柏油样便500g,诊断为消化道大出血。为确定该患者原发病,应给予哪些诊疗措施患者行急诊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不支持该诊断的病史为本患者的治疗原则为
- 患者男,30岁。以“反复上腹隐痛2年,晕厥半小时”为主诉。患者2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饱胀感,反酸、胃灼热。半小时前突然自觉上腹部疼痛缓解,但出现头晕、乏力,有便意,排黄色软便,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并出现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无大小便失禁,神志很快转清。既往无类似情况发生。查体:HR:120次/分,BP:80/55mmHg,神志清楚,贫血貌,结膜及甲床苍白,四肢湿冷,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未闻及异常,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0次/分,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考虑该患者处于休克状态,以下哪些不是休克的病因患者入院后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1000ml,排柏油样便500g,诊断为消化道大出血。为确定该患者原发病,应给予哪些诊疗措施患者行急诊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不支持该诊断的病史为
- 根据动态的肿瘤分组,原位肿瘤编码为
- 根据动态的肿瘤分组,良性肿瘤编码为
- 患者男,30岁。以“反复上腹隐痛2年,晕厥半小时”为主诉。患者2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饱胀感,反酸、胃灼热。半小时前突然自觉上腹部疼痛缓解,但出现头晕、乏力,有便意,排黄色软便,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并出现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无大小便失禁,神志很快转清。既往无类似情况发生。查体:HR:120次/分,BP:80/55mmHg,神志清楚,贫血貌,结膜及甲床苍白,四肢湿冷,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未闻及异常,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0次/分,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考虑该患者处于休克状态,以下哪些不是休克的病因患者入院后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1000ml,排柏油样便500g,诊断为消化道大出血。为确定该患者原发病,应给予哪些诊疗措施
- 未经治疗的毒性甲状腺肿的形态学特征不包括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