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患者丁某,男性,24岁,诊断为慢性细菌性痢疾,遵医嘱行保留灌肠时,为提高治疗效果,病人最好采取
A: 仰卧位
B: 左侧卧位
C: 右侧卧位
D: 头低脚高位
E: 俯卧位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2019年)患者男,39岁,因肾绞痛急诊在某医生肌注杜冷丁50mg后疼痛缓解,两天后自觉注射部位疼痛,4天后就诊,查体:局部压痛,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有波动感,穿刺抽出少量脓液。患者的感染属于
护士为患者丁某测量脉搏后,其手仍置于患者桡动脉部位是为了
患者丁某,因患传染性疾病住院,护士在住院宣教时,告知其以下属于污染区的是
患者丁某,因患传染性疾病住院,护士在住院宣教时,告知其以下属于污染区的是
患者赵某,男,25岁。患肺结核半年,应给予
患者郑某,男,45岁,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脉搏特征是
患者,男性,45岁,诊断为肺结核,使用乙胺丁醇抗结核化疗。该药的不良反应为
服用阿托伐他汀和氯贝丁酯的患者应慎用
患者,男性,16岁。全身红色皮疹佯瘙痒10天。皮疹初发于躯干,逐渐增多,蔓延至全身,轻度瘙痒。病程中无发热。查体;全身散在分布较多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表面薄层鳞屑。为明确诊断,该患者需要完善的病史和检查包括患者发疹1周前出现鼻塞、流涕和咽痛,口服板蓝根5天后症状缓解。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血常规结果正常;ASO600U/L;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处角质层内见中性粒细胞聚集,颗粒层变薄,棘层肥厚,表皮突规则下延;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增生扩张,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对该患者的诊断是下列适合该患者的处理措施是患者口服阿奇霉素及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1周后全身皮疹略有好转。患者父亲自觉疗效太慢,遂带患者到某个体诊所就诊,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d)和青霉素6天,全身皮疹完全消退。半个月后全身皮疹复发加重,并出现发热。查体:体温39.8℃,全身弥漫性红斑,轻度水肿;伴有较多小脓疱以及糜烂、结痂。目前该患者的处理措施是患者血常规:白细胞17.2×10
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5%,淋巴细胞百分比10.7%;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均正常:CRP125.3mg/L:三次血培养均未有细菌生长;脓液涂片和培养未发现细菌:皮损组织病理:表皮细胞间水肿,棘层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聚集,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较多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肺部CT:两肺炎症。下列适合该患者目前病情的处理措施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