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病理缩复环常见于
- A: 胎儿脑积水
- B: 宫缩乏力
- C: 胎头下降受阻
- D: 软产道异常
- E: 臀位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临床上的病理性缩复环,最多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某女,24岁,G1P0,孕40周,破膜24小时,有规律宫缩20小时,胎儿手脱出阴道口来诊。检查:脐下病理缩复环随宫缩上升产妇腹痛拒按,烦躁不安,脉搏、呼吸快,胎心率160次/分。此时应首先考虑的临床诊断是
- 患者女,28岁,双眼球轻度突出,伴上睑退缩,上方巩膜暴露。眼眶CT提示眼外肌肥厚,无占位性病变。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除以上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以下检查最有助于诊断的是上述眼外肌肥厚最常累及的是该病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 某女,24岁,G1P0,孕40周,破膜24小时,有规律宫缩20小时,胎儿手脱出阴道口来诊。检查:脐下病理缩复环随宫缩上升产妇腹痛拒按,烦躁不安,脉搏、呼吸快,胎心率160次/分。此时应首先考虑的临床诊断是入院行体检时,早期最有诊断意义的症状、体征是最佳处理方法是
- 某女,24岁,G1P0,孕40周,破膜24小时,有规律宫缩20小时,胎儿手脱出阴道口来诊。检查:脐下病理缩复环随宫缩上升产妇腹痛拒按,烦躁不安,脉搏、呼吸快,胎心率160次/分。此时应首先考虑的临床诊断是入院行体检时,早期最有诊断意义的症状、体征是
- 病人,男性,7岁,因面颈部、眼结膜色素斑7年前来就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角化过度,不规则棘层增厚及萎缩,基底层色素不规则增加,真皮上部胶原纤维轻度嗜碱样变性,血管周边有稀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诊断为着色性干皮病。该病发病的分子基础是
- 患者,男性,7岁,因面颈部、眼结膜色素斑7年前来就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角化过度,不规则棘层增厚及萎缩,基底层色素不规则增加,真皮上部胶原纤维轻度嗜碱样变性,血管周边有稀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诊断为着色性干皮病。该病发病的分子基础是
- 女性,64岁,因低热乏力、刺激性干咳伴活动后呼吸困难2周就诊。X线胸片示两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两肺散在结节影,SACE68U正常(33U±10U)、PPD5U皮试阴性,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黏膜活检病理报告见类上皮细胞堆集成肉芽肿,请结合临床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首选的处理方案是(提示:以上病理切片加做抗酸染色未找到抗酸杆菌,诊断Ⅱ期肺结节病)处理方法是(提示:以上病例口服泼尼松30mg/d治疗后2个月,症状消失,肺门淋巴结明显缩小,肺内结节减少;但头晕头痛,血压升高至160/90mmHg)
- 36岁初产妇,身高149cm,孕2产l,妊娠40周。16小时前腹部开始阵痛,8小时前请助产士在家接产,2小时前宫口开全,胎头高浮,无胎儿娩出征象。缩宫素10U加于5%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滴注,同时合谷穴注射缩宫素5U。不久,孕妇腹部剧痛,不缓解,疼痛难忍,呼叫不止。根据上述病史与临床表现,正确的处理应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