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关于他巴唑治疗甲亢的作用机制,下述哪一点是错误的__
A: 抑制甲状腺过氧酶活性
B: 抑制碘的活化
C: 抑制酪氨酸碘化
D: 抑制碘化酪氨酸的缩合
E: 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关于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女性,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
3
增高,T
4
增高,TSH下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关于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女性,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
3
增高,T
4
增高,TSH下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关于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患者应用甲巯咪唑后出现行为异常、谵妄、扑翼样震颤,考虑为
女性,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
3
增高,T
4
增高,TSH下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关于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患者应用甲巯咪唑后出现行为异常、谵妄、扑翼样震颤,考虑为该患者应注意监测关于患者突眼的护理,叙述错误的是
女性,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
3
增高,T
4
增高,TSH下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关于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患者应用甲巯咪唑后出现行为异常、谵妄、扑翼样震颤,考虑为该患者应注意监测
56 岁,劳累后发热,最高 39℃、多汗、纳差.体重下降 2kg,右侧胸痛.夜间难以入 眠,外院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既往史﹔类风湿关节炎 20 年,服用来氟米特和强的松治 疗,病情稳定,右侧胸腔积液检查,比重大于1.038,白细胞大于16800*106,多核细胞>80%, 单核细胞大于 20%,LDH >1167,ADA>116。最适合的治疗是
56 岁,劳累后发热,最高 39℃,多汗、纳差,体重下降 2kg,右侧胸痛,夜间难 以入眠,外院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既往史:类风湿关节炎 20 年,服用来氟米特和强的松 治疗,病情稳定,右侧胸腔积液检查,比重大于 1.038,白细胞大于 16800*106,多核细 胞大约 80%,单核细胞大于 20%,LDH >1167,ADA>116。为明确诊断,首选检查是
用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甲亢,其用量及疗程是
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作用机制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