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核细胞中
- A: 只有DNA,没有RNA
- B: 只有RNA,没有DNA
- C: 只有DNA,没有蛋白质
- D: 只有RNA,没有蛋白质
- E: 既有DNA,也有RNA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 男性,60岁。头晕、乏力半年,近1个月症状加重,间有低热、四肢酸痛。体温38℃,重度贫血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颈部可扪及花生仁大小淋巴结2枚,脾肋下2cm。RBC2.2×1012/L,Hb50g/L,WBC2.3×109/L,BPC45×109/L。血涂片中有核红细胞3个/100个白细胞,并见巨大红细胞及巨大血小板。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红系细胞可见类巨幼样改变,双核、核碎裂、核出芽等;粒系细胞见核分叶减少,胞质颗粒减少;可见小巨核细胞。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若骨髓涂片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15%,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此时确切的诊断是
- 男性,5岁。发热、鼻出血、虚弱伴四肢疼痛1个月余。体检:轻度贫血貌,枕后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cm,脾肋下2cm。检验:WBC48×109/L,BPC105×109/L,RBC3.8×1012/L,Hb85g/L,血涂片中可见幼稚细胞。该血象变化最不可能出现在下述哪个疾病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的检查是若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90%(NEC),该类细胞胞质淡蓝,量丰富,无颗粒。胞核不规则,有凹陷和折叠。核染色质疏松,核仁清楚。其他造血细胞增生受抑。最不可能的诊断是
- 男性,62岁。头晕、乏力半年,近1个月症状加重,间有低热,四肢酸痛来诊。体检:体温38℃,重度贫血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颈部可扪及花生仁大小淋巴结2枚,脾肋下2cm。化验:Hb50g/L,WBC 3×109/L,PLT 45×109/L,血片中有核红细胞3/100WBC,并见巨大红细胞及巨大血小板。[假设信息]假如患者通过上述治疗症状消失,体检无异常发现,三系细胞均升至正常范围内,骨髓涂片原始细胞占0.02(2%),患者出院门诊治疗。半年后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占42(42%),红系细胞及巨核细胞受抑。此时诊断是
- 男性,5岁。发热、鼻出血、虚弱伴四肢疼痛1个月余。体检:轻度贫血貌,枕后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cm,脾肋下2cm。检验:WBC48×109/L,BPC105×109/L,RBC3.8×1012/L,Hb85g/L,血涂片中可见幼稚细胞。该血象变化最不可能出现在下述哪个疾病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的检查是若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90%(NEC),该类细胞胞质淡蓝,量丰富,无颗粒。胞核不规则,有凹陷和折叠。核染色质疏松,核仁清楚。其他造血细胞增生受抑。最不可能的诊断是若上述病理性细胞免疫表型测定结果为CD10、CD19、HLA-DR阳性,CD3、CD7阴性,MPO、CD13、CD14、CD34、CD41阴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10岁男孩,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乏力1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7℃,面色苍黄,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牙龈肿胀,双腋下各触及两个如枣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无触痛,胸骨下端叩击痛阳性,心脏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示 Hb 70g/L,WBC 11.4×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15%,单核细胞40%,见15%的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PLT 40×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尿溶菌酶浓度明显增高。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 10岁男孩,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乏力1个月余来诊。查体:T 38.7℃,面色苍黄,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牙龈肿胀,双腋下各触及两个如枣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无触痛,胸骨下端叩击痛阳性,心脏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示 Hb 70g/L,WBC 11.4×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15%,单核细胞40%,见15%的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PLT 40×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尿溶菌酶浓度明显增高。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检查中具有确诊意义的是
- 男性,62岁。头晕、乏力半年,近1个月症状加重,间有低热,四肢酸痛来诊。体检:体温38℃,重度贫血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颈部可扪及花生仁大小淋巴结2枚,脾肋下2cm。化验:Hb50g/L,WBC 3×109/L,PLT 45×109/L,血片中有核红细胞3/100WBC,并见巨大红细胞及巨大血小板。腹腔CT除脾肿大外余无异常,淋巴结活检结构正常,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0.21(21%),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红系有巨幼样变,并有小巨核细胞,此时的确切诊断是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Hb90g/L,WBC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按上述资料,应属于的类型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