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囊内有一对半月形板齿的寄生虫为
- A: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 B: 美洲板口线虫
- C: 似蚓蛔线虫
- D: 蠕形住肠线虫
- E: 毛首鞭形线虫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性,32岁。鼻旁见一个圆顶状丘疹,直径约0.5cm,中央有一个小开口,并见多根白色毳毛。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囊性扩张的毛囊漏斗部与表皮相连,开口于皮肤表面,囊内充斥大量角化物质或毳毛。从囊壁向周围册$放射状伸出很多上皮细胞条索以及小的、不同发育阶段的次级毛囊,瘤体周围有丰富的纤维组织包绕。对该患者诊断考虑的疾病是
- 患者,女性,38岁,右下颌下无痛性肿块2个月余,表面皮肤正常,质软,无压痛,口内检査未见异常,行颌下手术中见肿块呈囊性,术中囊壁破裂,流出黄色蛋清样液体,遂将囊肿及颌下腺一并摘除,手术后不久复发。该病最可能的诊断为对诊断最有帮助的术前检查是
- 患者,女性,38岁,右下颌下无痛性肿块2个月余,表面皮肤正常,质软,无压痛,口内检査未见异常,行颌下手术中见肿块呈囊性,术中囊壁破裂,流出黄色蛋清样液体,遂将囊肿及颌下腺一并摘除,手术后不久复发。该病最可能的诊断为对诊断最有帮助的术前检查是最佳手术治疗方案为
- 患者,男性,60岁,腹股沟区肿块10年,近一年来,肿块于行走和咳嗽时出现,在平卧后消失。查体:体检时压迫内环肿块仍出现。,该患者在手术过程发现嵌顿入疝囊的回肠有约5cm坏死,行坏死回肠切除、肠吻合术。对伤口进行彻底淸洗后,无明显炎症表现。疝的处理应首选
- 口囊内有两对钩齿的寄生虫为
- 对肠内阿米巴包囊有作用
- 女性,20岁,因“面部变圆、变红,向心性肥胖、宽大紫纹8年加重8个月”来诊。查体:BP160/120mmHg。实验室检查:FBG大于140mg/dl,血钾2.5mmol/L,血ACTH99.6pg/ml;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胸部及肾上腺CT:未见异常。鞍区MRI:部分空泡蝶鞍,蝶窦内异常信号。根据现有条件,可能的诊断有此时的处置方案是(提示:经口鼻蝶窦内病变切除,同时行垂体探查,发现蝶窦病变为蝶窦囊肿,垂体有微腺瘤,切除微腺瘤。术后血压、血糖恢复正常,需要糖皮质激素替代。2年多后临床和激素测定提示皮质醇增多症复发)此时优先考虑的应对方案是(提示:患者于第一次垂体手术后2年6个月接受了垂体γ刀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 女性,20岁,因“面部变圆、变红,向心性肥胖、宽大紫纹8年加重8个月”来诊。查体:BP160/120mmHg。实验室检查:FBG大于140mg/dl,血钾2.5mmol/L,血ACTH99.6pg/ml;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胸部及肾上腺CT:未见异常。鞍区MRI:部分空泡蝶鞍,蝶窦内异常信号。根据现有条件,可能的诊断有此时的处置方案是(提示:经口鼻蝶窦内病变切除,同时行垂体探查,发现蝶窦病变为蝶窦囊肿,垂体有微腺瘤,切除微腺瘤。术后血压、血糖恢复正常,需要糖皮质激素替代。2年多后临床和激素测定提示皮质醇增多症复发)此时优先考虑的应对方案是(提示:患者于第一次垂体手术后2年6个月接受了垂体γ刀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皮质醇增多症药物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有
- 口底囊肿,囊腔内充满白色豆腐渣样物质,镜下见角化覆层鳞状上皮衬里,囊壁内含有皮肤附属器。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