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动脉血管丰富纡曲,当巨大癌块压迫肝动脉血管使血管骤然变细时可在局部发现的重要体征是
- A: 听到摩擦音
- B: 听到血管搏动声音
- C: 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 D: 触到血管搏动
- E: 有压痛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某肝癌患者手术后化疗,通过股动脉介人将化疗药物送达肝进行治疗,药物介人过程中最终通过哪一血管入肝
- 患者男,35岁。原发性肺癌2年出现肝转移,静脉置管处出现渗血不止。查PT,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正常,血常规正常。怀疑获得性ⅩⅢ因子缺乏需要进一步筛选的试验是
- 患者男,35岁。原发性肺癌2年出现肝转移,静脉置管处出现渗血不止。查PT,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正常,血常规正常。怀疑获得性ⅩⅢ因子缺乏需要进一步筛选的试验是哪个结果提示诊断获得性ⅩⅢ因子缺乏成立
- 患者男,35岁。原发性肺癌2年出现肝转移,静脉置管处出现渗血不止。查PT,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正常,血常规正常。怀疑获得性ⅩⅢ因子缺乏需要进一步筛选的试验是哪个结果提示诊断获得性ⅩⅢ因子缺乏成立确定该诊断的定量结果为
- 男性,56岁。乏力、纳差、黄疸1月,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尿色加深,大便次数增加2~3次/天,稀烂,无黏液。查体:T37.4℃,BP140/85mmHg,P84次/分,R20次/分。右上腹可触及一包块,较软,随呼吸上下活动,无压痛,肝肋下3cm,质尚软,脾未触及。肝功能黄疸指数22U,SGPT195U。在当地医院行护肝、抗炎、利胆等治疗,SGPT降至55U,黄疸指数仍持续上升,转来诊治。提示:腹部稍膨隆,移动性浊音(±),凝血酶原时间18s(正常对照14s),总蛋白6.4g/dl,白蛋白3.2g/dl,血糖150mg/dl,尿糖(++++)。本病例术前应做哪些准备提示:术中发现胆总管下端壶腹部有一肿块,大小3cm×3.5cm,冰冻切片证实管状腺癌,肿块未侵及门静脉、腔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应考虑做何种手术
- 男性,56岁。乏力、纳差、黄疸1月,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尿色加深,大便次数增加2~3次/天,稀烂,无黏液。查体:T37.4℃,BP140/85mmHg,P84次/分,R20次/分。右上腹可触及一包块,较软,随呼吸上下活动,无压痛,肝肋下3cm,质尚软,脾未触及。肝功能黄疸指数22U,SGPT195U。在当地医院行护肝、抗炎、利胆等治疗,SGPT降至55U,黄疸指数仍持续上升,转来诊治。提示:腹部稍膨隆,移动性浊音(±),凝血酶原时间18s(正常对照14s),总蛋白6.4g/dl,白蛋白3.2g/dl,血糖150mg/dl,尿糖(++++)。本病例术前应做哪些准备提示:术中发现胆总管下端壶腹部有一肿块,大小3cm×3.5cm,冰冻切片证实管状腺癌,肿块未侵及门静脉、腔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应考虑做何种手术提示:术后第2天,患者精神差,呼吸30次/分,胃肠减压量每天1000ml以上,血钾3.6mmol/L,血钠130mmol/L,血氮90mmol/L,PH7.36,PCO247mmHg,PO270mmHg,HCO3-26mmol/L,BE+5。根据上述情况哪些诊断是正确的
- 男性,56岁。乏力、纳差、黄疸1月,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尿色加深,大便次数增加2~3次/天,稀烂,无黏液。查体:T37.4℃,BP140/85mmHg,P84次/分,R20次/分。右上腹可触及一包块,较软,随呼吸上下活动,无压痛,肝肋下3cm,质尚软,脾未触及。肝功能黄疸指数22U,SGPT195U。在当地医院行护肝、抗炎、利胆等治疗,SGPT降至55U,黄疸指数仍持续上升,转来诊治。提示:腹部稍膨隆,移动性浊音(±),凝血酶原时间18s(正常对照14s),总蛋白6.4g/dl,白蛋白3.2g/dl,血糖150mg/dl,尿糖(++++)。本病例术前应做哪些准备提示:术中发现胆总管下端壶腹部有一肿块,大小3cm×3.5cm,冰冻切片证实管状腺癌,肿块未侵及门静脉、腔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应考虑做何种手术提示:术后第2天,患者精神差,呼吸30次/分,胃肠减压量每天1000ml以上,血钾3.6mmol/L,血钠130mmol/L,血氮90mmol/L,PH7.36,PCO247mmHg,PO270mmHg,HCO3-26mmol/L,BE+5。根据上述情况哪些诊断是正确的提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第6天,腹腔引流管引流量增加,每天200~300ml,为淡血性液。T37.8℃,右上腹胀痛,轻度腹肌紧张,WBC16.0×109/L,首先考虑哪些并发症
- 肝癌术后的肝动脉插管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 肝癌动脉导管介入核素治疗的适应证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