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因素是:
- A: 左心室射血功能减弱
- B: 输血.输液过多
- C: 右心室射血功能减弱
- D: 骨骼肌挤压作用减少
- E: 全身静脉收缩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70岁,行左下肺叶切除术,留置中心静脉置管1根,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患者血压80/40mmHg,遵医嘱使用多巴胺,多巴胺的用法为
- 患者,男性,52岁。突发心前区闷痛,四肢厥冷,出汗而就诊。查体:血压90/65mmHg(12.0/9.0kPa),脉搏106次/分,尿相对浓度1.024,中心静脉压31mmHg(4.lkPa)(lmmHg=l.36cmH2O)。治疗首先使用的药物是
- 男性,56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年,2小时前出现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伴大汗来诊。体格检查:血压90/60mmHg,脉搏106次/min,心音低,律齐。尿比重1.024,中央静脉压3cmH2O,心电图I、Ⅱ、aVF导联ST段抬高0.1-0.4mV。临床诊断是针对低血压首要的治疗是患者疼痛剧烈,缓解疼痛应使用
- 男性,56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年,2小时前出现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伴大汗来诊。体格检查:血压90/60mmHg,脉搏106次/min,心音低,律齐。尿比重1.024,中央静脉压3cmH2O,心电图I、Ⅱ、aVF导联ST段抬高0.1-0.4mV。临床诊断是针对低血压首要的治疗是患者疼痛剧烈,缓解疼痛应使用入院后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心尖区收缩期杂音,无震颤,心衰明显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 患者,男,55岁。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入院,经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其他相关治疗,并每3小时静脉注射肝素钠1000 U,用药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口腔、皮肤黏膜多处出血点。肝素用于下列肝素使用方法无效的是
- 患者,男,55岁。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入院,经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其他相关治疗,并每3小时静脉注射肝素钠1000 U,用药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口腔、皮肤黏膜多处出血点。肝素用于下列肝素使用方法无效的是肝素常见不良反应为
- 患者,男,55岁。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入院,经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其他相关治疗,并每3小时静脉注射肝素钠1000 U,用药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口腔、皮肤黏膜多处出血点。肝素用于下列肝素使用方法无效的是肝素常见不良反应为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应采取的措施是
- 陆某,女,65岁。在家做家务时不慎绊倒,随即出现左髋部疼痛,移动时疼痛更明显,不能站起。家属拨打120后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急诊。X线摄片示股骨颈骨折,入院行石膏固定骨牵引治疗。医嘱:卧硬板床8周、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不属于促使该病人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因素是护士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哪项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住院第2周,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血压145/84mmHg,脉搏100次/分,呼吸28次/分。初步考虑为肺血栓栓塞症,此时需要进一步做什么检查以明确诊断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加重,体温37.2℃,脉搏120次/分,呼吸34次/分,血压90/6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无容量不足表现。如此病人的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成立,其最有可能的临床类型是
- 男性,56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年,2小时前出现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伴大汗来诊。体格检查:血压90/60mmHg,脉搏106次/min,心音低,律齐。尿比重1.024,中央静脉压3cmH2O,心电图I、Ⅱ、aVF导联ST段抬高0.1-0.4mV。临床诊断是针对低血压首要的治疗是患者疼痛剧烈,缓解疼痛应使用入院后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心尖区收缩期杂音,无震颤,心衰明显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1个月后再次胸痛,随深呼吸加剧,查体:体温37.8℃,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胸前导联Q波外,各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胸片示心影增大,右胸腔少量积液,肺纹理增强。血沉增快,CPK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