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的组织为
- A: 肌纤维
- B: 胶原纤维
- C: 神经纤维
- D: 血管壁
- E: 骨组织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对于预期发生创伤大出血也可以输注纤维蛋白原( )和红细胞
- 女性,40岁。发热1周,神志淡漠1天。体温40℃,血压80/50mmHg,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心率140次/分,脾肋下触及。血红蛋白为90g/L,白细胞计数为21×109/L,血小板计数为52×109/L,血培养示大肠埃希菌生长,纤维蛋白原为2.0g/L,PT为15秒(正常对照11秒)。诊断为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并发DIC可能。确诊本例是否有DIC,需做的试验是可用来与原发性纤溶鉴别的检查是
- 女性,40岁。发热1周,神志淡漠1天。体温40℃,血压80/50mmHg,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心率140次/分,脾肋下触及。血红蛋白为90g/L,白细胞计数为21×109/L,血小板计数为52×109/L,血培养示大肠埃希菌生长,纤维蛋白原为2.0g/L,PT为15秒(正常对照11秒)。诊断为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并发DIC可能。确诊本例是否有DIC,需做的试验是可用来与原发性纤溶鉴别的检查是关于DI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的是
- 女性,40岁。发热1周,神志淡漠1天。体温40℃,血压80/50mmHg,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心率140次/分,脾肋下触及。血红蛋白为90g/L,白细胞计数为21×109/L,血小板计数为52×109/L,血培养示大肠埃希菌生长,纤维蛋白原为2.0g/L,PT为15秒(正常对照11秒)。诊断为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并发DIC可能。确诊本例是否有DIC,需做的试验是
- 患者,女性,32岁。双小腿反复发生瘀点6年,既往史无特殊,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如果查体发现患者双小腿对称分布环状排列的毛细血管扩张和瘀点,伴有轻度色素沉着。临床诊断考虑可能性大的疾病是如果询问病史发现患者皮损多在轻度外伤、应激后发生,初发为丘疹、红斑,伴灼热、痒痛感,1-2天后发展为疼痛性瘀点、瘀斑,可伴有头痛、晕厥、关节痛等全身症状。则临床诊断考虑可能性大的疾病是如果查体发现患者皮损除瘀点外,还可见散在红斑、溃疡和结节,遗留白色萎缩瘢痕,周边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网状青斑,伴局部刺痛感。为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项目不包括患者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局部坏死、溃疡、萎缩;真皮浅层血管增生、管壁增厚,部分血管壁可见玻璃样变性及淋巴细胞浸润,管腔狭窄,管腔内可见纤维蛋白栓塞和血栓形成。真皮浅层可见血管外红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血管壁上纤维蛋白、C3和IgM沉积。结合临床,对该患者诊断为
- 表皮蛋白质可分为纤维性蛋白质和非纤维性蛋白质,以下不属于纤维性蛋白质的是
- 女性,32岁。发现蛋白尿,血尿3年来诊。患者3年前体检行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镜检红细胞10-20/HP,血压125-135/80-90mmHg,肾功正常,3年来多次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6-1.4g。1个月前受凉后咽痛、发热,次日出现肉眼血尿,口服抗生素咽痛好转,尿常规仍为Pro(++),RBC12个/HP,复查肾功能:BUN10.4mmol/L,Gr345umol/L。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如果肾活检病理报告中,免疫荧光:[IgG(+),IgA(+++)IgM(-),C3(++),Clq(-),FRA(-),Alb(-)],在毛细血管壁、系膜区颗粒样沉积。光镜:肾穿刺组织可见36个肾小球,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弥漫增生伴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严重破坏,18个细胞性新月体,5个细胞纤维性新月体,4个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多灶状及大片状萎缩伴红细胞管型,肾间质大片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小动脉管壁增厚。诊断为
- 女性,32岁,发现蛋白尿、血尿3年来诊。患者3年前体检行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镜检红细胞10~20/HP,血压125~135/80~90mmHg,肾功正常,3年来多次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6~1.4g。1个月前受凉后咽痛、发热,次日出现肉眼血尿,口服抗生素咽痛好转,尿常规仍为Pro(++),RBC12个/HP,复查肾功BUN为10.4mmol/L,Cr为345μmol/L。如果肾活检病理报告为:免疫荧光:IgG(+),IgA(+++),IgM(-),C3(++),C1q(-),FRA(-),Alb(-),在毛细血管壁、系膜区和鲍曼囊颗粒样沉积。光镜:肾穿刺组织可见36个肾小球,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弥漫增生伴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襻严重破坏,18个细胞性新月体,5个细胞纤维性新月体,4个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多灶状及大片状萎缩伴红细胞管型,肾间质大片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小动脉管壁增厚,诊断为
- 女性,40岁。发热1周,神志淡漠1天入院。体检:体温40℃,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BP 80/50mmHg,心率140次/min,脾肋下恰及。化验:Hb 90g/L,WBC 21×109/L,PLT 52×109/L,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纤维蛋白原2.0g/L,凝血酶原时间15秒(对照11秒)。诊断为大肠杆菌败血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关于DIC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