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患者经抗炎及对症治疗后,病情未明显好转。为防止病情恶化,护士应重点注意观察
A: 体温变化
B: 血压变化
C: 心率变化
D: 呼吸节律的变化
E: 痰液性状的变化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患者女性,40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呆。体检:巩膜黄染,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IgM(+),ALT150U/L,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 该患者诊断为
患者男性,68岁。诊断肺炎入院,经2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平素体弱。为防止病情恶化。应特别注意观察
患者男性,68岁。诊断肺炎入院,经2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平素体弱。为防止病情恶化。应特别注意观察
患者,女性,36岁,患哮喘20年,近2年经常夜间感口苦,烧心。体检:气管居中,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可闻及干啰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氧饱和度68%。若患者经抗炎解痉治疗后病情仍未缓解,为进一步确诊可做的检查是
患者,女性,36岁,患哮喘20年,近2年经常夜间感口苦,烧心。体检:气管居中,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可闻及干啰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氧饱和度68%。患者近期出现症状的原因可能为若患者经抗炎解痉治疗后病情仍未缓解,为进一步确诊可做的检查是
患者女性,40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呆。体检:巩膜黄染,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IgM(+),ALT150U/L,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该病肝细胞破坏的机制是
患者,女性,36岁,患哮喘20年,近2年经常夜间感口苦,烧心。体检:气管居中,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可闻及干啰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氧饱和度68%。患者近期出现症状的原因可能为若患者经抗炎解痉治疗后病情仍未缓解,为进一步确诊可做的检查是若追问病史患者近2年经常餐后反酸、烧心,可加用哪些药物治疗
患者,女性,69岁。已确诊为慢支炎晚期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目前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经积极抗感染、祛痰、平喘、应用强心剂及利尿剂等综合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女性,40岁。3年前有黄疸肝炎史,经治疗后好转,近来乏力纳呆。体检:巩膜黄染,慢性肝病面容,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IgM(+),ALT150U/L,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1:100(+)。 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