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显示脾脏组织的显像剂是
- A: 99mTc-植酸盐
- B: 99mTc-硫胶体
- C: 99mTc标记的热变性红细胞
- D: 99mTC标记的红细胞
- E: 99mTc-MDP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査:体温39℃,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109个/L。X线检查:左、右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从临床病史和尸检病理所见,该病例患有如下哪几种疾病本病例,尸检时肝、脾和肾脏肿大。显微镜:肝、脾淤血明显和肾脏明显的淤血,提示该病例有本病例的直接死亡原因分析是
- 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査:体温39℃,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109个/L。X线检查:左、右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从临床病史和尸检病理所见,该病例患有如下哪几种疾病本病例,尸检时肝、脾和肾脏肿大。显微镜:肝、脾淤血明显和肾脏明显的淤血,提示该病例有
- 男性,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瘀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首先考虑的主要诊断是
- 放射性胶体脾脏显像主要是利用脾脏的哪一生理功能
- 男性,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瘀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首先考虑的主要诊断是手掌和足底改变考虑最可能是
- 男性,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瘀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首先考虑的主要诊断是手掌和足底改变考虑最可能是要确诊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 男性,39岁,“发热伴右上肢疼痛1周”入院。入院查体:BP120/72mmHg,体温40℃,心脏和两肺查体未见异常,脾稍大,在手、足背皮肤有直径1~4mm的出血红斑,部分瘀点成群,甲床下线状出血,右上肢触痛明显,右桡动脉搏动消失。入院后体温39~40℃,持续1周左右,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首先考虑的主要诊断是手掌和足底改变考虑最可能是要确诊最有价值的指标是以下处理不适合的是
-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变性红细胞进行脾脏显像主要是利用脾脏的哪一生理功能
- 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